知名人物 盛怀禹人物简介

Posted 化学

篇首语: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盛怀禹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盛怀禹人物简介

·盛怀禹



盛怀禹,有机化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合成化学,涉及抗生素化学、冠醚化学、辐射化学及同位素化学。曾进行雌性激素合成研究及金霉素全合成,并参加人工合成胰岛素等课题研究。在我国较早地开展辐射化学及同位素化学的研究,研制了核堆有机慢化剂,以及核燃料后处理萃取体系辐射稳定性及乳化成因研究。研究锂同位素分离的新萃取体系取得成果,并于1983年扩试获得成功。

盛怀禹,1921年1月3日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父亲盛光远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母亲沈馥泉毕业于师范学校。他们有五子二女,盛怀禹排行第三。盛怀禹11岁时母亲病逝,1936年他初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次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南迁至丽水后,学校解散。师生数百人相互泣别,各自谋生。盛怀禹和几个同学离开学校,辗转流亡至长沙,1938年春返回母校续学,次年在浙江临时联合高级中学毕业。经同学介绍,盛怀禹在浙江缙云仙都中学任数理教员,一年后考入浙江邮政管理局,被分派在金华邮局工作。金华是当时的沦陷区和内地之间的邮件运输的枢纽,每日邮件堆积如山,分拣封发工作非常繁重。半年后,盛怀禹奉调到云南昆明邮政管理局工作。1941年春,盛怀禹向云南邮政管理局报到,被局长英国人史密斯指派去滇西保山邮局工作。昆明去保山需3天车程,盛怀禹临行前曾请同学代办了西南联大招生的报名手续。在保山邮局工作3个月后,已临近考期,盛怀禹便向局长请假。局长对他求学的决心深表同情,给了他一个出差的机会,得以乘公车去昆明。当时正值雨季,公路上泥泞不堪,严重影响车速。第三天公车行驶至祥云时,得悉发生塌山,交通严重受阻。盛怀禹在祥云等了3天,及至公路修通赶回昆明时,已过了考期,错过了求学机会。后来,他看到《云南日报》登载云南大学招生消息,便和章亦棠同去应考,结果以第一名的考绩考入云南大学医学院,并获奖学金。

在云南大学医学院,盛怀禹学习至二年级上学期。那时理化课均由周孝谦先生教授。课余时,盛怀禹在他住所得识唐敖庆先生,访谈中受到启发,决定再考西南联大。1942年秋,盛怀禹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次年转入化学系,1946年随校迁回北京,次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因有家庭负担,1941年以后的5年,盛怀禹都是半工半读度过的。他白天在校读书,晚间6点开始在邮局航快组工作,处理国内外航空邮件,工作至深夜或次日凌晨。工作的繁重,锻炼了他的意志。

1947年,盛怀禹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虹光染料化工厂(后改名为化亨化工厂)任工程师,研究当时市场短缺的偶氮染料的制备工艺及投产。1949年夏为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及王季梁教授分析化学助教,随药物化学家张其楷教授研制新局部麻醉剂。论文完成时适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张教授调至军事医学科学院。经他介绍,1951年3月,盛怀禹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助理研究员,庄长恭所长安排给他的研究课题为雌性激素的全合成。当时,庄长恭在甾族化学领域的研究成就已为世人所瞩目。盛怀禹从该激素立体结构出发,制备了当归酸及顺芷酸这二个关键化合物,并进行合成前三环试制工作。1951年10月起,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开展,他的这一研究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抗生素工艺在我国尚是一片空白,某些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抗生素亦属被禁之列。国家迫切需要发展抗生素药物的研究与生产,遂召开第一次全国抗生素工作会议。有机所成立抗生素研究组,在副所长汪猷指导下,于1953年开始链霉素和金霉素的分离纯化以及结构和合成化学的研究。盛怀禹参加黄耀曾领导的金霉素组工作,到1954年底完成了金霉素结构研究,采用降解反应及化学合成两个途径,证明了金霉素及地霉素具有相似结构,都是同一类型的氢化并四苯衍化物。论文在1955年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上宣读,获得与会中外专家好评。后来看到C.R.Stephene等1954年在美国化学会刊上发表的金霉素结构研究论文,他所采用的降解反应与我们的大致相同,而研究范围不及我们的广。1956年盛怀禹被派往苏联进修,在莫斯科有机化学所纳诺洛夫实验室工作,研究萜类化合物合成。次年春纳诺洛夫院士病逝后,转入谢米亚金院士领导的实验室,进行全合成金霉素的工作,探索D.CB三环的合成方法。经过一年余实验工作已有进展,但因工作紧张患胃出血入院治疗,受胃切除手术后返国。该实验室完成金霉素合成并于1964年发表。

60年代,随着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盛怀禹承担几项国家任务,并进行下列工作。1960年为中国科学院筹建新反应堆,盛怀禹承担有机中子慢化剂的研制获得成功,并发现聚苯醚类化合物具有独优的耐辐射及耐热性能。1962年为核燃料前处理萃取体系研制凝絮剂,发现部分水解的聚丙酰胺具有更好的凝絮性能。1963年接受核燃料后处理萃取体系的乳化现象及破乳研究。乳化成因是后处理厂建厂时急需了解的问题,鉴于国外曾因乳化而发生堵塞因而封闭整个萃取设备,盛怀禹组织3个研究所人员参加的协作组,通力合作多年,研究获得很好结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69~1983年15年中,从事锂同位素萃取分离新体系及新工艺研究,盛怀禹为5个单位协作组总负责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其中有两个新体系已推广民用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75年盛怀禹合成新萃取剂,完成了它的工业制备工艺研究,由此萃取剂组成的新萃取体系具有分离系数较高、转相方便等优点。1978年新体系经部级鉴定,1980年获国家科委发明奖(三等奖)。1983年,新体系工艺中试通过部级鉴定。该工艺采用串级离心萃取装置,这在同位素分离工艺尚属首次。1983年,盛怀禹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开展了新型冠醚化合物合成及其络合性能的研究,制备了10余个新型双臂氮杂冠醚化合物,研究冠醚萃取分离同位素的阴离子效应,及冠醚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并与吴成泰教授等合著《冠醚化学》一书。1960年起,盛怀禹所接受的国家任务都涉及辐射化学及同位素化学,因此他在有机所先后建立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室,设计及制造钴-60辐射源装置及辐化实验室,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实验室,开展了辐射化学研究,编译了《有机化合物辐射化学》一书,并在上海理化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及上海理工学院开讲有机辐射化学课程。1962年他受聘为上海市原子能委员会委员及辐化组组长,组织各项学术活动,包括辐射化学系统讲座,编写《辐射化学丛书》。1963年,他主持了由国家科委八局组织在长春召开的全国辐射化学学术会议。盛怀禹曾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辐射技术中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原子核所国家辐射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他从事辐射化学37年,是我国较早从事辐射化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者之一。盛怀禹共发表论文140余篇并有《同位素标记有机化学》等专著。

简 历



1921年1月3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1—1942年 在云南大学医学院学习。

1942—1947年 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化学系学习,毕业。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9—1951年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化学系研究生兼任助教。

1956—1959年 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进修。

1951年至今 在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

1982年至今 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学会理事。

1983年至今 历届中日双边辐射化学学术会议中方组织委员。

1986年至今 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理事。

1987年至今 兼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88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学术委员及兼任研究员;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及辐射工艺学会名誉理事。

1989年至今 中国核学会上海原子核学会名誉理事。

主 要 论 著



1 Huang Yaotseng,Sheng Huaiyu,Tai Li-Hsin and Tu Tung-Yuan.Chemistry of Aueromycin: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Substances Related to Tetracyclines Ⅱ Syntehsis of 2,4,6,-Trihydrooxy-5-oxo-5,12-Dihydronaphthacene. Scientia Sinica 1959 8(12):1495~1506

2 M M Shimyakin,M H Kolosov,Sheng Huai-Yu Studies on Tetracyclines 35 Synthesis of Hydronaphthacene Analogs 12-desoxy-tetracycline J.Gen,Chem.(Russian),1964 34(8):2553~2564

3 盛怀禹,李树森,陆惠秀等.新型大环聚醚的合成及配位性能.化学学报,1983年41(12):1127

4 Sheng Huai yu,Lin Shou yuan and Huang Yaozeng.A Novel Palladiumcatalyzed Rearrangement of Acetylenic Ketones to Furans 1986.27(40):4893

5 盛怀禹,林守渊,王执中等. 相转移催化反应研究Ⅱ,相转移催化产生的二卤卡宾的环加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学报,1986,44:431~436

6 陈耀焕,严金英,盛怀禹等.溶剂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研究Ⅱ,苏丹Ⅰ—中性配位体协萃体系萃取分离锂同位素效应探讨.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21(5):536

7 Sheng Huai-Yu,Wang Zhi-Zhong and Chen Yao-Huan,et al. A Study of the Radiation Chemistry of Phosphorous Compounds Radiat.Phys.Chem.1989,33(6):585

8 盛怀禹,何永海,王执中等. 磷酸酯及磷酸酯化学键的辐射稳定性研究.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9,7(2):41

9 吴成泰,盛怀禹,黄枢等.冠醚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0 盛怀禹,陈耀焕,袁群.同位素有机化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11 盛怀禹,李蓓莉,陈耀焕等.锂的新萃取体系研究.化学学报,1995,53:689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知名人物 田奇镌人物简介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