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殷震人物简介

Posted 病毒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殷震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殷震人物简介

·殷震



殷震,兽医学家,教育家,我国兽医病毒分子学开拓者之一。创建兽医病毒分子学实验室,在不同属小RNA病毒基因的细胞内重组、干扰素转基因小鼠构建、无病原性腺病毒载体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创立培养高科技人才群体的 “立体式”教学法。

殷震,原名殷之士,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其父殷云林,早年肄业于复旦公学,是吴县比较著名的文人学士,其兄嫂早在40年代就出国留学,因而殷震从小受到尊师重教的教育,不仅文化底蕴比较厚实,而且养成和树立了矢志苦学、奋进攀登的追求和志向。

1949年毕业于南通学院畜牧兽医系,历任华东军区兽医学校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原兽医大学) 微生物学教研室和病毒研究室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被推选为工程院院士。现为该校专家组组长。从事兽医微生物学和动物病毒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逾40年,主持创建兽医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开展了许多开拓性的生物高技术研究,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8项获国家或军队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50名,主编《动物病毒学》等4部专著,参编和译著10多部,共500多万字,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先后荣立二、三等功5次,1988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1990年被国家教委、科委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同年获国家 “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专家”称号,并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创建兽医分子病毒学实验室



“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文化科学大滑坡,很多学科专业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在1984年的一次国际病毒病学术会议上,外国科学家的报告大多达到了分子高度,而我国提交的论文却都徘徊在临床病毒学水平。在巨大差距面前,殷震认为,必须紧紧跟上,缩短差距,奋起直追,赶上并超过他们。首先是要创造条件,没有一大批高级精密的仪器设备,怎么能够开展高深技术的实验研究? 当时的病毒研究室尚不具备这方面的基本设施。殷震以他一片赤诚之心和不怕碰壁的精神,奔走呼吁,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同时积极申请国家和部门课题,终于争取到一笔启动基金和几个大件仪器的专项经费。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慎重选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超速离心机、高效液相层析仪、显微注射仪、超低温冷冻设备、电泳系列,以及许多检测仪器。分子病毒实验室的建立,为开展重组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动物体等不同水平的导入和表达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兽医分子病毒学高科技的开拓者



殷震制订了以科研课题为龙头,科研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三结合的学科建设方针,在完成科研任务,取得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同时,也使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设备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为能迅速跟踪和接近世界生物工程的前沿领域,他给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熊光明选定了“不同属小RNA病毒基因的细胞内重组研究”,这是国际上竞相探索而尚未突破的课题,风险较大。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他们一起拟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和实验设计,结果熊光明经过两年苦战,顺利地完成了课题。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后,引起广泛重视,熊光明因此申请获得原联邦德国的洪堡基金。转基因动物和以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活疫苗研究,也是当前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从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考虑,殷震提出 “干扰素转基因小鼠构建”和 “无病原性腺病毒载体构建”等两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别作为另两名博士生的学位研究课题。由于选题恰当,设计合理,也都取得可喜成果,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以此为主要学术内容,申请到了美国两所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名额。其他博士生也选了病毒反义核酸抗病效应、病毒基因组结构分析和基因转移效应研究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课题。10年来先后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和50多名进修生。我国第一个兽医学博士和我国第一个女兽医学博士就在这里诞生。

经过殷震10年来的辛勤耕耘,一个颇具规模并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分子病毒实验室壮大起来了,科研工作取得了几十项成果;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几乎个个成才,有的成了校内或国内其他单位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骨干,有的去了国外,有的成为博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病毒研究室既是 “863计划”国家高技术课题、全军 “八五”协作攻关和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承担单位,又是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殷震个人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奖励。他年近古稀,身体不好,胃切除了3/5,又患有慢性结肠炎,平时只能吃些软食和清淡菜蔬,并要依靠药物维持正常消化。有了成绩,又是这样的身体,不少人劝他适当放松,该歇歇了,他却不以为然,认为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必须加快步伐。他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谓成绩,如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确有一些进步,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要赶上世界水平,更有艰险的道路亟待攀登。”他制订了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发展规划,立志将农牧大学病毒研究室建设成为能出高级新成果、能出高科技人才的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并对国内外开放的实验室。除本职工作外,殷震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复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军事医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总后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医学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医药生物技术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病毒学报》副总编和 《人兽共患病》等4种杂志的编委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顾问等30多个职务,他均能身在其位而谋其政,尽力做好有关各项工作,同时扩大了国际学术交流,多年来已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等13个国外学术单位建立和保持学术联系,有的已经开展合作研究,有的正在洽谈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和途径。

呕心沥血,培养人才



殷震认为只有超前培养人才,才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某些国家,特别是某些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和振兴科技事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提出了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 的口号,也就是利用和吸收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成果,选定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

“待之以诚,求之以严”,是他培养学生的准则。他认为作为一个科技人才,不仅要技术精湛,而且必须具备爱国主义和善于团结同志的基本素质。他刚正严峻,容不得半点弄虚做假。他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高科技人才。为了让学生们开阔视野,掌握信息,交结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许多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考察,殷震或是带他们同去,或者让他们代表自己前去,并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出国深造。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他组织开办了分子遗传学讲习班,由学生分别承担讲授,导师参加听课,课后评议。为了让学生能在学术会议上作好学术报告,或者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他可以从内容到文字,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也可以三遍五遍地帮他们试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写论文和综述,争取多在国内外的杂志上发表,几乎每篇文章都由他修改定稿。他要博士生合写一本 《基因工程学入门》专著,纲目是他定的,书要大家写,写好由他改,有时改得稿纸一片红字,然后拿回去抄,抄后再改。著作出版了,论文发表了,成果报奖了,他从不愿挂名或者只把自己名字排在最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病毒研究室的年轻人也都互相谦让和照顾,从未发生过争名利的事。他以父辈的真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他的学生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尽力给学生以关怀和照顾,深深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学生受过他的批评,但却心悦诚服,师生关系中存在着诚挚的信赖和深厚的情谊。一个在国外的学生给他写信说:“……只要我还记得我的父母,我的家,我就绝不会忘记在老师身边学习的日日夜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每一点关怀、帮助和师生之间最宝贵的情谊……。”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殷震创立了培养高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是: (1)研究课题的立体论证; (2)专业能力的立体训练; (3)人才群体的立体构建; (4)学生素质的立体塑造;(5)教学过程的立体管理。这一教学法于1989年获全军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光明日报》等报刊曾作专文报道。

彭望奕



简 历



1949年6月 毕业于南通学院畜牧兽医系。

1949年11月 华东军区兽医学校教员。

1953年2月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现农牧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讲师,农牧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学校专家组成员、组长。

主 要 论 著



1 殷震. 动物病毒学基础.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 殷震,刘景华. 动物病毒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

3 殷震等合译.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4 殷震等合译. 禽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1987

5 殷震等合译. 家畜传染病.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8

6 谢三星,殷震,蔡宝祥. 新发现的畜禽传染病. 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

7 杨贵贞,殷震等. 免疫生物工程纲要——理论与技术. 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1

8 蔡宝祥,殷震,谢三星等. 动物传染病诊断学.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知名人物 田奇镌人物简介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