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余贤廷人物简介

Posted 工厂

篇首语: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余贤廷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余贤廷人物简介

·余贤廷



余贤廷,染整工程技术专家。刻苦自学,通晓六国外语。长期从事染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提高凡拉明蓝布的品质、研发防静电剂和防静电整理、羊毛针织绒双氧水快速漂白、分散/阳离子染料同浴连续染色助剂及工艺、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电子测配色等颇有建树。为中国染整技术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

余贤廷,1923年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志成街。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生活十分贫苦,读到高中一年级即弃学参加工作。但他勤奋好学,在20岁时就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21岁由初中老师介绍到化工厂工作。余贤廷结合工作实际,自学了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化工及电化学等专业学科。

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志报效祖国,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无锡庆丰棉纺织厂工作期间,又自学了机械加工及制图、纺织工艺、劳动工资管理、生产定额等知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及时了解国外的信息,他从听广播学俄语开始,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持续艰苦地学习外语。他以超常的毅力,先后学习了俄、英、日、德、法、世界语等六种外语。其中,俄、英、日、法语,能听、说、读、写。德语能看专业书籍。余贤廷自学精神过人,视时间为生命。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连等候、乘坐公共汽车、火车的时间也不放过。他“宁愿多花十元钱,也不肯浪费十分钟”。

余贤廷学习外语,全为了实际应用,为了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把俄语《纺织企业财务管理》一书共7万字译成中文,于1953年由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俄语《纺织企业中的技术定额与劳动组织》一书共23万字,译成中文后于1954年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为全国纺织企业财务管理和劳动组织与定额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受到纺织界的赞誉。余贤廷用翻译所得的稿费,购买了各种专业书籍,其中大多数是外文原版。后来,这些书籍全部赠予了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资料室。

在无锡庆丰棉纺织厂工作期间,由于余贤廷有过化工厂工作的经历,厂领导派他到庆丰厂办的一个化工厂去工作。1958年余贤廷被调去筹办纺织研究所。从那时开始,余贤廷一边从事染整技术的研究开发,一边继续学习钻研专业和外语。

余贤廷刻苦学习,数十年如一日。1985年退休以后,追求新知识的热情丝毫不减。9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工厂中应用。已过古稀之年的余贤廷购买了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按时收看电视台的计算机教学节目。一家工厂需引进意大利的生产设备,邀他同去意大利考察。为了指导工厂的技术改造,他又??始了对意大利语的学习。从这里可看到余贤廷全心全意为工厂服务的精神,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工作不止的精神风范。

走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之路,提高凡拉明蓝布的品质



由于凡拉明蓝布色泽鲜艳,价格低廉,男女老少喜爱穿着,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我国社会上最流行的面料,生产量占全国染色布的六分之一。但凡拉明蓝布的缺陷,是洗涤后容易褪色泛红。如何提高它的气候牢度,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纺织工业部把印染布的“缩(水)、褪(色)、脆(布)、脱(毛)”,列为当时??要解决的重点。时任江苏省纺织研究所印染组组长的余贤廷,通过深入调研,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选定该课题为印染组的主攻项目,并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余贤廷和当时生产凡拉明蓝布负有盛名的常州益丰昌染厂(现常州东方印染厂)联系,由科研所和工厂相结合,共同攻关。他和工厂的科技人员、工人师傅合作制定试验方案,到车间现场放样试验,取得第一手资料。余贤廷到工厂,常常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吃、住都在工厂。为了摸清试样的实际效果,加工了上百套服装,分发给丹阳练湖农场工人、运输工、通讯员等野外作业人员试穿,进行对比试验。最后取得了在染色时采用偶合汽蒸和皂碱汽蒸相结合的工艺,改变染料颗粒在织物上的物理状态,可以提高凡拉明蓝布气候牢度的科研成果。

这一成果,当时不仅在常州、无锡的印染厂普遍应用,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的印染厂也很感兴趣。为了便于各地应用推广,余贤廷和组内的邓耀懋工程师合作写了《提高凡拉明蓝布气候牢度的探讨》的论文,入选于1963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年会的论文。

以印染助剂和功能性整理为研发重点,提高染整生产技术水平



余贤廷认识到我国印染工业的落后,除工艺装备外,还落后在印染助剂和织物的功能性整理技术上。他和研究室的科技人员一起分析印染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后,确定把印染助剂和织物功能性整理技术作为印染研究室的研发重点和方向。

在余贤廷的领导和亲自参与下,开展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水平的科研项目——防静电剂和防静电整理;羊毛针织绒双氧水快速漂白;分散/阳离子染料同浴连续染色助剂及工艺;固色剂、匀染剂的研究和应用;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研究;电子测配色等。其中有一些项目被列入了国家攻关和部、省级重点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上述研究项目的成果先后通过鉴定,得到推广。这些研究成果的鉴定和逐步推广,对于推动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提高染整生产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研发工作的过程中,余贤廷还和印染研究室的两位技术骨干共同编写了《印染助剂基础及其应用》、《纺织品化学整理》两书,由无锡纺织工程学会出版发行,受到广大染整科??人员的欢迎。

注重技术难题,推动江苏纺织技术进步



1980年,中国第一个印染考察团赴美考察,余贤廷为考察团的技术顾问兼翻译,回国后他多次被有关单位和企业邀请作专题报告。

江苏省的纺织印染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改革开放后,由于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改造的需要,一些企业和国外的交往频繁起来。余贤廷经常被工厂邀请,和国外技术专家进行交流,为企业技术改造、引进设备出谋划策。无锡协新毛纺织厂的引进设备,无锡第三毛纺厂引进的针织绒设备,都蕴涵有余贤廷的辛勤劳动。他还受一些工厂的邀请,一同去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考察纺织专用设备和技术,做工厂的顾问和参谋。余贤廷除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外,他谦虚真诚的人品更是不少工厂邀请他的原因。不仅无锡的企业,连苏州、常州的一些工厂都要前来邀请他,为他们的工厂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后,美、英、日、德、意、瑞士等工业发达国家也看好中国的市场,纷纷来到江苏举办各种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国外的厂商、技术人员也都乐意请余贤廷当翻译。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30多次。在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看来,余贤廷既是一位好翻译,又是一位技术上的好参谋、好老师;在外国人眼里,余贤廷既是一位好翻译,还是一位好专家。余贤廷对推动江苏纺织印染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江苏纺织业的发展奉献余热



1985年余贤廷退休,无锡市丝绸行业领导特聘他为公司经理室顾问。在此期间,余贤廷为无锡丝绸印染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和无锡丝织一厂、丝织二厂的技术改造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积极投入技改的调研工作,参与编写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方案,坚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发挥了技术参谋作用。无锡丝织一厂引进剑杆织机和扩大高档真丝绸生产项目,他与工厂科技人员一道赴意大利设备制造厂,同国外的技术人员探讨引进设备的各种问题,一起参加设备的拆装实习,加快了在意大利工厂的实习培训进度。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技术环节,收集资料、文件等,回国后及时整理编写了可操作的技术资料,为剑杆织机的工艺选定、设备安装、顺利投产做了切实的技术准备,作出了贡献。这一引进项目荣获无锡市1988年度目标管理二等奖。所制织优质真丝绸(全部出口)获得了无锡市1988年度优秀新产品奖,增加了企业的创汇和经济效益。余贤廷还为无锡新区永春丝绸印染有限公司等厂家的筹建作出了努力。

余贤廷品德崇高,业绩显著,知识渊博,作风朴实,是纺织界广大科技人员的学习榜样。

简历



1923年4月 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志成街

1942年3月—1942年7月 浙江湖州三一小学教师

1942年7月—1942年12月 浙江湖州山货行会计

1943年1月—1944年1月 浙江湖州慈幼院小学教师

1944年2月—1944年4月 浙江凉安县狮峰乡小学教师

1944年5月—1945年12月 无锡永信化工厂练习生

1946年1月—1946年6月 无锡庆丰纱厂机修间职员

1946年7月—1949年4月 无锡庆丰纱厂人事科职员

1949年5月—1951年 无锡庆丰纱厂工会副主席

1952年—1953年 无锡庆丰纱厂计划科职员

1954年—1958年3月 无锡庆丰纱厂劳动工资科科长

1958年3月—1979年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印染组组长

1979年—1981年12月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科研办公室副主任

1981年12月—1985年7月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情报室主任

1985年7月—1996年1月 无锡丝绸公司经理室顾问

1996年2月 逝世

主要论著



1.余贤廷译.纺织企业财务管理.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53

2.余贤廷译.纺织企业中的技术定额与劳动组织.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4

3.余贤廷、邓耀懋.提高凡拉明蓝布气候牢度的探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年会论文.1963

4.余贤廷等.中国纺织品染整技术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1980

5.余贤廷、祝莹、虞海龙.印染助剂基础及其应用.无锡市纺织工程学会,1981

6.余贤廷、祝莹、虞海龙.纺织品化学整理.无锡市纺织工程学会,1982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知名人物 丁儆人物简介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知名人物 余贺人物简介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

中共人物传 施洋人物简介,施洋人物评价

少年时代施洋,字伯高,一八八九年六月十三日出生在湖北竹山县杨家湖桂树村(现太平公社双桂大队施家湾)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施洋的祖父施廷瑾,是清朝的廪生。他很钟爱他的孙儿。当施洋喃喃学语时,就把他抱在

知名人物 田奇镌人物简介

·田奇镌个人人物简介田奇镌,区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长期进行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领导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多年,对该省地质事业贡献卓著。所著《湖南泥盆纪之腕足类》是重要的经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