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古文尚书》略说
Posted 尚书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古文尚书》略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古文尚书》略说
《古文尚书》略说
《古文尚书》出于孔安国。安国本从伏生受《书》,汉武帝末,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昔人所藏《古文尚书》,皆蝌蚪文字。蝌蚪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安国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用隶体写定,并序凡五十九篇,曰《古文尚书》。
相关参考
《尚书》有今古文之别又有伪《孔传》之说《尚书》今文、古文之别,其先由于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传,用隶书,汉世所通行,故当时称为“今文”。古文者孔安国所传,孔子壁中书,用蝌蚪文,汉世已不通行,故称为“
一.《傅说之命》可能重写历史2008年7月15日,一批约2000枚珍贵战国竹简由清华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购得后捐赠入藏清华大学。按照考古界的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之后,来自国家文物局
一.《傅说之命》可能重写历史2008年7月15日,一批约2000枚珍贵战国竹简由清华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购得后捐赠入藏清华大学。按照考古界的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之后,来自国家文物局
经史子集之略说明祁承《藏书约论·鉴书》云:“垂于古而不可续于今者,经也;繁于前代而不及前代者,史也;日亡而日佚者,子也;日广而日益者,集也。”此言虽稍有所偏,按诸事实,亦为不刊之论。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
与「”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乃至「”上博简”「”清华简”研究领域所呈现的场面热闹、成绩斐然情景截然不同,海内外学术界对1972年出土发现的「”银雀山汉简”的关注程度明显要逊色得多
汉代的儒家经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师徒传授,用汉代隶书(今文)写成的本子,通称今文经,如伏生所传《尚书》,齐鲁韩三家《诗经》;高堂生所传《礼》(《仪礼》),胡毋生所传《春秋公羊传》,田何所传《易》。一类
轰轰烈烈的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以「”周穷救急、平均财富”为号召,以善道教化百姓,辅以治病救人,来反抗东汉朝廷末年的腐朽统治,可以说具有很高的正当性。然而起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被剿灭,成为汉末群雄的垫
问现今流行本《尚书》何如现今之《尚书注疏》,即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加真《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共为五十八篇,并伪孔安国传作底本,而凑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