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Posted 计划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而难以自拔之际,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联共(布)领导下,从1928年至1933年,轰轰烈烈地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苏联拟订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是从1925年开始的,到1929年完成。在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持下,1925—1927年间制定了最初几个五年计划草案——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远景目标,这也是拟定正式计划草案的准备阶段。接着,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发布“关于拟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制定了五年计划的草案。最后,草案提交1929年4月党的第十六次代表会议讨论,并提交5月的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
由于缺乏经验,在制定五年计划过程中充满了不同意见和方案的比较、选择、争论。争论焦点之一就是农、轻、重三者的比例问题。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基本结束以后,苏联就强调把建设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对此,党内外有人存有疑虑。但第一个五年计划仍坚持了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其考虑是:让重工业快速发展,能在最短期间提高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以使国家在遭受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时仍有可能发展,同时减轻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依赖性,并在较高的技术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改造。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方案问题。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制了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也称最低方案、一般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比起初步方案来,最佳方案要求在计划期间不发生任何严重的歉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范围应相当广泛,质量指标应明显好转,国际开支的比重也应很小。最后,联共(布)和苏维埃代表大会采纳了最佳方案。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10月起实施。苏联人民饱含热情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从1929年初开始,工人掀起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普遍开展突击队、突击手活动。这年10月27日,“红色索尔莫沃”工厂的工人向全国工人呼吁:“五年计划四年完成!”这一口号得到了全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以4年零3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这时,全国工业的比重已从1927—1928年度的48%提高到1932年的70.7%,而工业中的生产资料生产又从1927—1928年度的44.5%提高到1932年的53%。在计划期间,新建成1500个大企业,出现了一大批旧俄时代没有的新工业,如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业,化工、机床制造业等等。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也有一定的消极现象和消极后果。其一,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不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至许多项重要指标并没有完成。其二,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过早地加以限制以至消灭,新经济政策也于1929年前后实际上中止执行。其三,以此为模式,在以后几个五年计划中强化了国家计划的力度,逐步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其四,政治斗争不适当地干预经济。
苏联‘一五’时期建成的第聂伯河上的水坝
尽管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产生了一些消极结果,但这是次要的,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伟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关参考
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它方方面面的实力都占绝对优势,无法超越。然而,二十世纪中叶的历史则与如今大为不同,因为那时存在一个可与美国一较高低的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苏联宪法》诞生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的工业已经建立;集体农庄成为主要的农业经济形式,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基本消灭,富农和资本家作为剥削阶级已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尝试——苏联工业大改组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了改组,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实行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这一改组是苏联在50年代对经济体制实行改革的一个重大行动。在苏共中央全会上,
苏联·联共(布)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20年代中期联共(布)内部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发生的一场争论。1925年底,联共(布)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确定,动员全党为把苏联从农业国家变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列宁逝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1925年12月,联共(十四大后,俄共改称为联共)十四大召开。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
工业缝纫机的发展历史10年发展,我国缝制机械产业经过艰辛发展迅速崛起,一举奠定了世界缝制机械大国地位,并正由缝制机械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
伊朗 伊朗·1983年3月21日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付诸实施
1983年3月21日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付诸实施该计划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在反对西方式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订出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计划。该计划起于1983/84年度,止于1987/88年度(
嘎斯(GAZ)GAZ轻型越野车前苏联嘎斯(GAZ)GAZ69轻型越野车前苏联嘎斯69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轻型越野车。该厂成立于1930年,是斯大林发展前苏联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产物,在当时
1929年4月联共(布)党内的反右倾斗争在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问题上,布哈林提出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即: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强调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按比例协调发展,反对牺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