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

Posted 宪法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

列宁逝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

1925年12月,联共(十四大后,俄共改称为联共)十四大召开。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上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加上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短缺,而社会主义建设是史无前例的,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苏联人民只能自己进行摸索。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超过了一战前的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并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召开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了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建设,新经济政策被取消了。

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虽然农业丰收,但国家收上来的粮食却比上年减少了近200万吨。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苏联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农把粮食卖给国家,同时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在经济建设之初,农业集体化进展的速度并不快。但1929年4月以后,集体化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并出现了全盘集体化的趋势,即某些村、乡的农民一起加入集体农庄。斯大林过高地估计了富农的觉悟程度,要求全国迅速实现全盘集体化。

手握镰刀斧头的苏联男女雕像

在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苏联改变了对富农的政策,从限制和排挤富农阶级转变为消灭富农阶级。农业集体化虽然暂时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但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破坏,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苏联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工商业中的私营经济被消灭了;农村中的富农经济被消灭了;个体小农经济也被集体所有制经济取代,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些变化都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根据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所做的决议,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苏联宪法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会后组成了宪法委员会,负责起草苏联宪法的修改草案,斯大林任委员会主席。

1935年12月,宪法委员会把拟好的宪法草案在报刊中公布,让苏联人民都参与到宪法草案的讨论中来。

1936年11月26日,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做了《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斯大林在报告中列举了上一部宪法制定以来苏联社会的变化,归纳出新宪法草案的一些特点,并对新宪法的意义进行了总结。12月1日,新宪法草案得到大会代表的一致通过。

12月5日,大会批准了宪法的最后文本,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由于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所以又被称为《斯大林宪法》,也称《1936年宪法》。苏联新宪法含13章146条,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其全部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凡苏联公民,不论民族和性别,一律平等,享有言论、出版、集社、劳动等自由。

新宪法颁布实施后,苏联党和人民立即转入按新宪法进行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的准备工作,并于1937年12月12日进行了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选举。苏联《1936年宪法》是一部胜利建成社会主义的宪法,在无产阶级宪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全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法。由1918年7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充分体现了苏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当家

日本 明治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日本明治宪法的颁行1889年颁布、1890年开始施行的明治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近代天皇制确立的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国家的根本大法。明治宪法的颁行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苏联 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常设机构。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报告工作,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在苏联最高苏维埃闭会期间,按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领导国家各项建设;统一并指导

苏联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1936年12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属苏联第二部宪法。它包括13章,146条。宪法分别规定了苏联的社会结构、国家结构、苏

历史百科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苏联宪法》诞生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苏联宪法》诞生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的工业已经建立;集体农庄成为主要的农业经济形式,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基本消灭,富农和资本家作为剥削阶级已不

苏联 苏联·苏联宪法监督制度

苏联·苏联宪法监督制度苏维埃国家为保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宪法所确认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保障苏联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实现和不受侵犯所规定的监督机构及其权限和监督程序,也包括苏维埃国家确认和查究违宪

苏联 苏联·苏联1924年宪法

苏联·苏联1924年宪法第一部苏联宪法。1924年1月31日由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并立即付诸实施。这部苏联宪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成立苏联的宣言和条约(

苏联 苏联·苏联1977年宪法

苏联·苏联1977年宪法1977年10月7日苏联第九届最高苏维埃第7次非常会议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它除序言部分外,包括9部分,共174条。宪法对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基础,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联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

1990年2月5日苏联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1990年2月5日,苏联中央全会决定实行总统制和修改《苏联宪法》。宪法第六条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

苏联 苏联·1977年10月7日苏联通过新宪法

1977年10月7日苏联通过新宪法又称“发达社会主义宪法”。1977年10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非常会议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新宪法由前言及9编21章174条组成。新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