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

Posted 宪法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

苏联·苏俄1918年宪法

全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法。由1918年7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充分体现了苏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它由六部分组成: 1. 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2. 宪法的一般原则;3. 苏维埃政权的结构; 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 预算法; 6. 苏俄的国徽和国旗。宪法确立了与三权分立制相反的苏维埃制度,即作为执行机关的苏维埃,同时掌握立法权。根据宪法的规定,苏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俄工人、农民、红军、哥萨克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其代表由城市苏维埃和省苏维埃代表大会选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它由代表大会选出并对代表大会负责。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不仅是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也是苏俄立法、执行和监督的最高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设主席团。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处理一切具有全国性的问题。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所组建,并对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的人民委员会,作为最高执行机关,总揽苏俄的一切事务,其下设若干人民委员部。苏俄的立法权由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团和苏俄人民委员会来行使。当时设立的人民委员部共有17个,另外还有一个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人民委员在相应的人民委员部委员会任主席。部委员会实行一长制,人民委员有权个人决定本部范围内的一切事宜。部委员及其成员未经人民委员会同意不得中断对决定的执行,但可以向人民委员会或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申诉。宪法规定,各省、州、县、乡的国家政权机关为各省、州、县、乡的苏维埃代表大会。这些苏维埃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各级执行委员会。在各级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各级执行委员会即为各地方的最高政权机关。最基层的政权机关为市苏维埃和村苏维埃。宪法规定,苏俄的全部权力属于联合在城乡苏维埃的全国劳动居民,苏维埃是城乡劳动者的阶级代表机关。因此,凡年满18岁的一切劳动者,不分民族、性别、信仰、文化程度、居住期限等,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削者没有这种权力。在工人和农民之间采取不完全平等的选举制,工人代表名额优于农民代表名额。宪法确立了中级和高级政权机关的多级选举制,并决定采用公开投票的办法。市、村苏维埃及其执行委员会,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宪法明确了苏维埃自治和苏维埃联邦的原则,规定凡生活习惯及民族成分特殊的各省可以联合为自治省联盟,这种省联盟应按联邦的原则加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宪法通过时,苏维埃俄国已经进入了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因此苏俄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趋于集中的变化。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

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1918年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法令承认拉脱维亚为独立国家,并建议两国政府进行谈判。尽管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阻挠,但苏俄政府于1920年8月11日正式同拉脱

苏联 苏联·1918年7月—1919年2月保卫察里津战役

1918年7月—1919年2月保卫察里津战役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1918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暴乱开始后,哥萨克白卫军先是占据了高加索一带的克拉斯诺夫,而后逼近察里津城,目的是同捷

苏联 苏联·1918年2月10日《关于废除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公债的法令》颁布

1918年2月10日《关于废除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公债的法令》颁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18年2月10日颁布的该法令宣布:从1917年12月起,苏俄政府废除俄国地主资产阶级政府所借的全部国债;无条件废

苏联 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

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1917年11月8日—1923年7月5日的苏俄政府。1923年7月5日以后,苏俄政府改称苏联人民委员会。根据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918年7月10日通过的《俄罗斯社

苏联 苏联·1919年开办工农速成中学

1919年开办工农速成中学这是苏俄政府对工农子弟进行知识培养的特别教育形式。1918年8月2日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废除了过去对高等学校招生所规定的所有限制,以便使工农子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工农速成

苏联 苏联·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签订

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签订1921年3月18日波兰同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里加签订的和平条约。该条约于1921年4月30日生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俄政府于1918年8月29日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

苏联 苏联·1919—1923年苏俄三次对华宣言发表

1919—1923年苏俄三次对华宣言发表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1919年7月25日由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是由

苏联 苏联·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

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1920年2月2日,苏俄和爱沙尼亚两国政府在尤里耶夫签订和约。和约规定,两国互相承担义务不允许外国的或敌视对方的武装集团在本国领土驻扎。根据和约,苏俄承认爱沙尼

苏联 苏联·1962年7月25日《苏俄刑法典》的修改和补充

1962年7月25日《苏俄刑法典》的修改和补充1962年7月25日,俄罗斯联邦第五届最高苏维埃第六次会议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修改和补充〈苏俄刑法典〉》的法律。这一法律是根据最高苏维

苏联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

苏联·苏联1936年宪法1936年12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属苏联第二部宪法。它包括13章,146条。宪法分别规定了苏联的社会结构、国家结构、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