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Posted 计划

篇首语: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五计划选择了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即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能帮助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建立全面工业化的基础,将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此外,新政权急需发展的国防工业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

1953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开始之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进推进。

到1955年,由于工业化的需要,合作化运动出现了超高速度发展的猛烈浪潮,合作化进程被大大提前,虽然在农业领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却遗留下许多问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订货为主的初级与中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1954年起,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5年开始,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随之加速。

到1956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公司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公有制成分取代私有成份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但是具体的改造进程却受工业化进程的深刻影响。

为了满足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被人为加速。

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虽然在短期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遗留下了许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

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

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扩展资料: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

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

一五期间,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导致相比于战后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日本与西欧各国,中国无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经济建设。

另一方面,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依然没有放弃颠覆大陆的企图,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

因此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

在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关参考

三国演义中五大将和其中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故事:关羽战黄忠刘备占据了荆州之后,在谋士的建议下进攻荆南四郡中的长沙。长沙大将黄忠自告奋勇迎战来袭的关羽,第一日与关羽交战不分胜负。第二天关羽想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1842年于南京与英国签署的《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1、五口通商。根据条约第二条规定,将中国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满足了英国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欲望。2、强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概括,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三主要内容

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

末代皇帝溥仪电视剧,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电视连续剧第一集主要内容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电视连续剧第一集主要内容  1902年,年仅三岁的皇帝溥仪登基称帝,是为宣统帝。年仅三岁的小皇帝什么都不懂,在登基大典上面哭闹不休,身边的太监着急万分,连忙哄着溥仪不要哭闹。隆裕被尊为

整理党务案的历史背景 整理党务案的主要内容

 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开始排挤国民党领导机构中的共产党员,《整理党务决议案》的通过让他的计划最终成功了,国民党党权彻底落入他的手中。究竟《整理党务决议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这份议案中又有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

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第二章主要内容要300字

第一卷(小人国之旅):叙述了格列佛遇海难后在小人国的奇遇。外科医生格列佛,从小就相信航海冒险交好运。1699年他受聘于“羚羊号”,远航南太平洋。途中遇风暴,船触礁沉没,他只身脱险,上岸便沉睡在草地上。

元定宗贵由给罗马写的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元定宗贵由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

美国原子弹曼哈顿计划,54万人参与耗资25亿美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美国原子弹曼哈顿计划,54万人参与耗资25亿美元”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由于曼哈顿计划的成功,美国成了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成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曼哈顿计划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