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伏生传《书》
Posted 尚书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伏生传《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伏生传《书》
文景时代,经济发展,天下安定,为文化复兴,为整理和继承先秦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伏生传《尚书》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追述和记载了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晚期的历史资料。《尚书》在先秦时代是用古文字写的。秦始皇晚年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害怕人们借古史议论政事,下令焚书,《尚书》 首当其冲,只有朝廷所设的专门博士官才可以保存阅读。济南有一个儒生叫做伏胜,曾任博士。秦末战乱不息,伏生逃离济南,临行前将一部《尚书》藏在家中的壁缝里。汉朝平定天下后,他回家找那部书,只残存28篇了。他便研习这28篇《尚书》,在家乡传授门徒。主要门徒有欧阳生、张生。
汉朝朝廷正在访求《尚书》,听说济南伏胜能讲授它,文帝便想召聘伏胜。但是伏胜已经90多岁,不能行走。于是下诏书给太常 (掌管礼乐祭祀、选试博士的官府),派掌故官晁错前去学习记录。伏生已经年老,对遗失的各篇已背诵不出,只能口述现存的28篇。晁错用隶书记录下来,献给朝廷。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相对古文字而言,被称为今文。今文 《尚书》 28篇是: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爽、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后来民间又向朝廷献上一篇“泰誓”,共29篇,都称“今文尚书”。
相关参考
《今文尚书》略说《汉书·儒林传》云:伏生名胜,为秦博士,以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孝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伏生老,言不
《古文尚书》略说《古文尚书》出于孔安国。安国本从伏生受《书》,汉武帝末,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昔人所藏《古文尚书》,皆蝌蚪文字。蝌蚪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安国以所闻伏生之书,
伏生,一作伏胜,生卒年月不详,字子贱,章丘市人[既现今的济南]。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无双谱赞曰"何如那,书生年老尚传经。"公
伏生(生卒年不详),名胜,济南(今山东邹平)人。今文《尚书》的创始者、西汉经学大师。> 伏胜相传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相传伏胜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出自《南陵无双谱》)伏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始皇帝嬴政一声焚书令下,无数文化瑰宝付诸一炬,皆在熊熊烈焰之中化为灰烬,无数先辈一生的心血,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出自《南陵无双谱》)伏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始皇帝嬴政一声焚书令下,无数文化瑰宝付诸一炬,皆在熊熊烈焰之中化为灰
《石勒传》是我国现代青年作家李东光的作品,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又称《从奴隶到皇帝》,在这篇历史人物传记中,讲述了石勒作为一个羯族人是如何从一个奴隶逐渐成长为后赵的开国皇帝的,可以说这部书图文并茂,通过
《石勒传》是我国现代青年作家李东光的作品,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又称《从奴隶到皇帝》,在这篇历史人物传记中,讲述了石勒作为一个羯族人是如何从一个奴隶逐渐成长为后赵的开国皇帝的,可以说这部书图文并茂,通过
《雨果传》作者:(法)安德烈·莫洛亚成书时间:1954年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大作家及政治活动家。他以《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文学名著蜚声世界文坛,
《贰臣传》全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是乾隆年间提出编撰的一本旨在“崇奖忠贞”、“风励臣节”的书。里面收罗的人物,全都是当初以明臣而降清者,诸如洪承、马诠等人。 看了这本书,很多人也许会疑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