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人物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

Posted 国子监

篇首语: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谋略人物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谋略人物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

(冯建国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3万字)

★法国启蒙运动的大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这样的名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的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会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隋唐两朝鼎革之际,由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的历史转折时期,社会历史正需要有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而它确实是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人物,他就是名垂青史的著名皇帝唐太宗。唐太宗以他个人所具有的非凡才能和优秀品质,驾驶着历史航船,穿过惊涛骇浪,胜利到达彼岸。

唐太宗的一生是博大的,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才能、立法行政、外交政策、举贤任能,乃至虚怀纳谏、身体力行等等,莫不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景慕。他的影响,不仅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已超越了国界,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末的领导,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仍将唐太宗视为楷模。日本人山本士平在1983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唐太宗的专著:《帝王学——〈贞观政要〉的领导艺术》,竟风靡扶桑三岛,成为政界和工商界高层人士人手一册的必读书。

★李世民,“济世安民”。贞观之治。(627年—649年)。①任贤致治。在唐太宗的人才库中,容纳了社会各阶层为俊才。有出身农民起义的将领,如李勣、秦叔宝、程知节;有原为其政敌的部下,如屈突通、戴胄、魏征;有寒素出身的,如刘三自、马周、张亮;还有不少异族将领,如阿史那杜尔、执失思力;至于关中士族如李靖、长孙无忌、于志宁、韦挺等,更是易于罗致;并且,还选拔了奴仆出身的大将,如钱九陇、马三宝等。“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②纳谏如流;③安边兴邦;④轻徭薄赋,宽刑简法。

他精通用人之道,堪称第一流的使用人才的艺术大师。

★他亲自下的求贤诏书多次,《全唐文》中现有:卷五《荐举贤能诏》,卷六《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诏》、《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卷七《令州县举孝廉茂才诏》,卷八《令天下诸州举人诏》。

★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作者叫李百药,传说他出生后体弱多病,祖母别出心裁,给他起名叫百药,以求长大成人。

★知人难,难在对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用人亦难,难在用非所长,未尽其才。

★魏征曾为太宗拟定了十二条识别官员的标准,即:六正、六邪。

六正:

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六邪:

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主所言者皆曰善,主所为者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波,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疾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进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庭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黑白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太宗即位不久,国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太宗感叹道:“现在处在大乱之后,天下只怕不容易治理啊!”魏征回答:“大乱之后容易治理,正象饿极的人容易给他准备食物一样。”太宗说:“古人不是说,即使有才能的人治理国政,也要经过百把年,才能克服残暴,免除杀戮吗?”魏征再答:“这不是一个圣明的人说的话。圣明的人治理国政,就象发出声音立刻有回声一样,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可收到效果,并不是什么难事。”

★我国自古就有过春节贴门神的风俗习惯。传说有一年,唐皇宫闹鬼,太宗也被惊出一场大病,每到深夜,就听到殿外抛砖弄瓦,鬼哭神号。秦琼和尉迟敬德知道后,全身武装,手执兵器,威风凛凛地在殿前站岗。入夜,果然无事,太宗的病也好了。于是,太宗令人画他们二人图像悬于宫门,自此平安无事。后世沿袭,则永为门神。

★陈毅《手莫伸》云:

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太宗赐萧瑀诗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学校,是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设立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但在大分裂时期,各独立王国因经费不足而往往停顿。唐王朝统一中国后,学校教育随之复兴。至贞观年间,各州有州立学校,即州学,各县有县立学校,即县学。首都长安有三个高等教育机构:一是隶属于尚书省礼部的“国子监”,即国立中央大学;二是隶属于门下省的“弘文馆”,即政府主办的普通贵族大学;三是隶属于皇太宫的“崇文馆”的学生,即皇太子主办的高级贵族大学。“弘文馆”和“崇文馆”的学生,限定必须具备某种资格,只收贵族子弟,如皇族近亲、皇后或皇太后的近亲、或宰相的儿子、一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儿子,才能入学。只有“国子监”是一般官员或平民出身的子弟可以就读的学校。

★宽怀大度与严惩不贷。

据讯,“文革”中,毛曾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前的一幅楹联,为一位赴四川上任的将军送行。

楹联是这样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中的“攻心”,是指征服人心;下联中的“宽严”,即法律政策的宽大与严肃。

(1995年2月28日晚阅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孙权的用人艺术

孙权,字仲谋(182年~252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孙权能在藩镇割据的东汉末年,秉承其父兄开创的基业,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成就霸主之业,诚如其兄孙策临死前所言:“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霸,在战阵之

领导谋略 姜太公不会钓鱼,但却很会用人

风格迥异的用人名家姜太公不会钓鱼,但却很会用人姜太公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对用才看得更细致,他说:“嘴里唠唠叨叨,不干不净,整天如此,躺下都不停,让众人讨厌,这种人可以让他管理街区,盘查坏人,发

领导谋略 用人超己,事业无限

用人超己,事业无限用人超己是领导胸怀和度量的体现,也是你办大事智慧上的体现。你是用人弱己,就要靠自己有限的能力打拼事业,这样,你在事业上的高度只能是自己能力限定的那个高度。相反,你要是用人超己,事业的

楚王用人艺术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君主。关于他的用人艺术,有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有一年,楚国的军队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楚庄王非常高兴,专门在宫中设宴庆功,搞赏功臣将士

领导谋略 曹操用人重激励

曹操用人重激励每个领导都希望把人用好,但限于职场环境、政策机制、能力水平等因素,在用人上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病:过分苛察求全才。就是喜欢给人找毛病;也有个别领导不容许下属犯错误,一点小事就揪住不

领导谋略 能识人不如会用人

能识人不如会用人“夫材只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北宋)王安石你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有人来顶你,没有一群好帮手,缺少一批智多星,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成功。你想学会用人吗?

谋略人物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周广璜、周聘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3万字)魏武帝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身处汉末三国纷乱之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经历漫长征战生涯,精心治理内部政务,完

政治谋略 魏文侯任用乐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魏文侯任用乐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在位期间,礼贤下士,大胆起用人才,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关于魏文侯用人的故事,其中,魏文侯任用乐羊攻打中山国就是

领导谋略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1.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力,有考察之法。2.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3.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

政治谋略 孙权的用人哲学——信任下属,杜绝猜忌

孙权的用人哲学——信任下属,杜绝猜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避世于隆中被人称为“卧龙”,后感动于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而出山为其效力;他的哥哥诸葛瑾,则避乱江东,偶遇孙权的妹婿弘咨,后者叹于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