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人物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

Posted 艺术

篇首语: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谋略人物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谋略人物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

(周广璜、周聘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3万字)

魏武帝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身处汉末三国纷乱之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经历漫长征战生涯,精心治理内部政务,完成了北方大半个中国的统一,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从而成为三国时代最杰出的英雄(三国英雄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既推崇其“能”,又洞察其“奸”。陈寿(《三国志》)着重称赞了他的“明略最优”,最后把他推到了“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崇高地位,属褒赏;晋人陆机说:“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贬大于褒矣;元朝小说中,多以奸诈形象出现;唐太宗对曹则大加赞赏,操“以雄武之资,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卓立于汉末乱世,又说他“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生动地记载了民间闻听三国故事的感受:深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他称操为“小人”,但对其才干和巨大成就予以充分肯定,“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从北宋历经南宋、金、元、及至明清,从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到元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操作为“花面奸臣”的艺术形象,正式得以定格;“文革”,对操拔高,说是“反潮流”之先锋,“进步法家”之代表;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毛泽东诗云: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曹操,字孟德,沛国淮县(安徽亳县)人,其祖父曹腾系大宦官,收养操之父曹嵩。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曹军与袁(绍)军对峙,著名谋士郭嘉上书分析袁十条必败原因、曹十条必胜的理由:①袁僵化守旧,您灵活自如;②袁倒行逆施,搞分裂割据,您顺应民心,志在统一;③袁失政于宽泛凌乱,您得力于法治严明;④袁外宽内忌,怀疑众将,您用人不疑,唯才是举;⑤袁多谋少决,当机不断,当事不行,您果断坚决,计成令行,应变无穷;⑥袁钓名沽誉,您收罗了一批忠心正直、卓有才能的将士谋臣;⑦袁鼠目寸光,只施小恩小惠,您远见卓识,想着周济天下;⑧袁大臣纷争,谗官惑乱,你公正严明,不信谗言;⑨袁不分是非,您明辨是非;⑩袁虚张声势,不懂兵法,您以少胜多,用兵如神。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是操谋略艺术的核心内容。《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其心迹,不会为“慕虚名而处实祸”。“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历史上的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于殷,而不称帝。)

★政治家注意“牵一发而动全身”,注意“瞻前顾后”,注意“因果转化”,权衡成败,计较轻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上下同欲,奖赏功能。

★节俭之风。

操非常注意节俭,首先自身倡导执行,再命令部属和百姓贯彻,以求扭转奢侈靡费的不良社会风气。他在生前仅为自己做了四季送终的衣服,盛放在四只箱子里,在箱子上标明春夏秋冬,并留下遗言:“倘若死了,可随时装敛。金玉珠宝铜铁之类物品,一概不要陪葬。”他还下令为自己安排墓葬,特意选取贫瘠的土地,不堆土,不植树。在《遗令》中要求丧事从俭。他除了自身奉行节俭以外,还时常告诫属下吏民和他的家人。(《内诫令》)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思贤若渴。他63岁还下令举贤勿拘品行,他认为,伊挚本是奴隶出身,却能帮助商汤灭夏兴商;傅说也出身于奴隶,却能担任商相发展国家;萧何与曹参起初也不过是小小的县吏,后来却凭借治国之奇才而位居相国;韩信曾受“胯下之辱”,终却为汉朝立下了奇功;陈平被人称作“盗嫂受金”,终因才识超人而协助高祖成就了帝业;吴起“杀妻以求将”、“母死不奔丧”,最为“不仁不孝”,后在魏国做大将时,多次击败秦国,在楚国为大将时,又多次打败韩、赵、魏三国,使其不敢南犯谋楚。这样的人为“至德之人”。于是,他用钟繇,取其明察果敢;他用曹洪,舍其贪财好色;他用张辽,任其勇猛善战。

★春秋时期著名人物晏婴曾对齐景公议论过用人方面的问题,他说:“国有三不详,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详也;知而不用、二不祥也;用而不任,三不祥也。(“说苑君道”)(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各尽其用。)

★无论对己、对人、对事业,他都把这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进取精神当作一贯要求。对己严要求,对人寄厚望。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酷虐变诈的奸谋)——诳叔父奏效,劫新妇脱险,因疑杀伯奢,外托公议,内实离异,除异端不手软,梦中好杀人,心动亦杀人,纳此人计,借此人头,乘隙而间,乘疑而间。

(1995年2月26日晚阅毕)

相关参考

谋略人物 汉高祖的领导艺术

汉高祖的领导艺术(唐子恒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4万字)★汉高祖刘邦因其独特的性格气质特征而被历代某些文学艺术作品刻画成了一个无赖式的人物,然而,他却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具有非凡领导才能的卓

谋略人物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王春霖、高桂兰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7万字)★玄烨在位61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统治中国268年,是历史上重要王朝,共有12个君主。★康熙的成功是他符合了时代

谋略人物 宋太祖的统治艺术

宋太祖的统治艺术(张金光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3万字)★宋太祖一生三大疑案:陈桥兵变、金匮预盟、烛影斧声。★宋太祖卑微时,流浪自秦中回归,途经华山脚下,醉卧田野中,一觉醒来,只见皓月当空,于是脱口而出

谋略人物 明太祖的制胜艺术

明太祖的制胜艺术(孟、聂、罗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1.9万字)★纵观朱元璋的一生,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美,是中国古代一个杰出的封建帝王。(从小行童到开国皇帝)★明洪武二十六

谋略人物 秦始皇的创造艺术

秦始皇的创造艺术(杨端志、周晓瑜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7万字)★处于诸侯割据称雄,趋向统一的封建大帝国转变的时代,秦王政对重大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重大决策,差不多都是创造性的。他虚怀若谷,善于改过。他

谋略人物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刘锡山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2万字)★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是由一面是宝石,另一面是腐肉粘合起来的。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一面留下了千载骂名,一面留下了万世珍品。他就是赵佶,北宋的

谋略人物 元太祖的军事艺术

元太祖的军事艺术(秦凌、耿夫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2万字)★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成吉思汗从一个丧父的孤儿逐步发展,终于成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大汗,又凭借着只有百万人口和十几万武装力量的蒙古汗国,南征北战

谋略必读 会说话要达到艺术的水平,才是谋略家

政治家的说话艺术【引言】政治是什么,我们姑且不管,但我们首先要建立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政治不是一团冰冷、死板的东西,而是一种艺术。我们一旦确立了这种观念,我们就会发现,政治原来是富有趣味、富有魅力的。

领导谋略 领导演讲的艺术

14.领导演讲的艺术语言要严谨周密;语言要哲理性强;语言要新颖激情;语言要幽默通俗。1863年11月19日,美国在葛底斯堡举行烈士公墓落成典礼。参加典礼的有总统、州长、将军、外国公使和国会议员等,约1

兵法谋略 关于《战争艺术概论》有哪些学术评价?《战争艺术概论》具有怎样的意义?哪些影响?

若米尼的军事思想若米尼在其军事理论著作中,对战争的规律、性质、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创立了较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结合《战争艺术概论》,我们可以从战争的哲学和战争的艺术两个方面对若米尼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