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人物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

Posted 康熙

篇首语: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谋略人物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谋略人物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

康熙帝的治国艺术

(王春霖、高桂兰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7万字)

★玄烨在位61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统治中国268年,是历史上重要王朝,共有12个君主。

★康熙的成功是他符合了时代要求的结果。恩格斯说:“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康熙晚年曾这样总结自己:“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不遑,未尝稍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我国从十三世纪中叶就开始对西藏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玄烨小时长得“天表奇纬,神采焕发”。“销长,举止端肃,志量恢宏,语出至诚,切中事理”。

★康熙在军队建设上能认识到“凡行兵若无纪律,断不能成事”,“凡扰民之兵,无一成功者”。“用兵之道,以赏罚为要”。

★重视吏治。他说:“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长吏贤,则百姓自安。”

★建立对官吏进行考察的制度。分京察、大计和军政。京察是考察在京中央官吏,六年一次;大计考察外省官吏,三年一次。军政是考察武官,五年一次。康熙初年还实行过考满,三年一次。京察和大计考察标准分“四格”、“八法”两方面。四格考官吏的政绩功劳,分操守、才干、政绩、年纪四方面,按三个等级评定:一等称职、二等勤职、三等供职。八法是贪、酷、罢(疲)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处分为:被评贪、酷者革职提问,罢软无为、不谨者革职,年老、有疾者勒令休致,浮躁者降三级调用,才力不及者降二级调用。考满共立五个等级考察:一等称职者加一级,二等称职者记录一次,办事平常者留任,不及格降一级调用,不称职者革职。康熙三年(1664年)考满后,他提出质问:“近日内外文武各官考满一等二等甚多,岂无一才力不及不称职者?”后来于六年(1667年)停止考满。考察官吏制度在三藩战争中没能正常实行,二十三年(1684年)以后,他经过整顿,开始定期多方考核官吏。到他晚期的三十多年里,大批不称职的官吏及时受到处理,有一千五百多人因“才力不及”和“浮躁”被降职调用,还有一千五百多人因“不谨”和“罢软无为”而被革职。此外因廉洁能干受到表彰的有七百多人,因老病而休致的达两千六百多人。康熙按制度定期考察官吏,严格实行奖惩,对防止官吏腐败,提高官吏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他考察官吏表现并不完全依赖于定期的京察大计行政手段,他更注重亲自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考察,这种方式既可掌握大量真实的情况,更可根据发现的情况,随时解决问题。他考察官吏的途径一般是引见官员、赴任官员陛辞、出巡密奏等。

★考察官吏,以奖励廉洁为要。(张伯行语)

★勤政务实。不仅做到了“夙兴夜寐,有奏即答,或有紧要事,辄秉烛裁决”,而且“于政事无论大小,从未有草率完结者”,即使“每在宫中默坐,即以天下事经营筹画于胸中”。勤政加上才智,使康熙成就了各项伟大的事业。

★他重视学习和实践。他在承德曾捕捉到好几百个萤火虫,“盛以大囊照书”,来试验古书说的“囊萤读书”是否可行,结果根本看不清书上的文字。

★注重节约、崇尚俭朴。这既是他个人的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之一。他尊崇古人所说:“以一人沉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他一直“常思此言而不敢过也”。康熙深信君王的威信和真正伟大应当较少地借助于外在的豪华,而更多的是在于他道德的光辉。

(1995年3月6日晚阅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雍正继位为何怕康熙亡灵

本文作者: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本文摘自:《戴逸自选集》作者:戴逸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一度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描述并赞扬了雍正帝的本站网功绩。雍正的确是安邦治国的杰出政治家。

谋略人物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周广璜、周聘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3万字)魏武帝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身处汉末三国纷乱之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经历漫长征战生涯,精心治理内部政务,完

政治谋略 诸葛亮的治国观点和思想有哪些?

【本策解读】治国,就是治政理国,循礼遵法;顺天应地,各司其职;治国齐家,富民强国。诸葛亮曰:“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正则末正矣。”本策共计3个自然段,主要论述治国之政,其内容为:①治国

谋略人物 汉高祖的领导艺术

汉高祖的领导艺术(唐子恒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4万字)★汉高祖刘邦因其独特的性格气质特征而被历代某些文学艺术作品刻画成了一个无赖式的人物,然而,他却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具有非凡领导才能的卓

谋略人物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冯建国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3万字)★法国启蒙运动的大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这样的名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的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会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隋唐两

谋略人物 宋太祖的统治艺术

宋太祖的统治艺术(张金光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3万字)★宋太祖一生三大疑案:陈桥兵变、金匮预盟、烛影斧声。★宋太祖卑微时,流浪自秦中回归,途经华山脚下,醉卧田野中,一觉醒来,只见皓月当空,于是脱口而出

谋略人物 明太祖的制胜艺术

明太祖的制胜艺术(孟、聂、罗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1.9万字)★纵观朱元璋的一生,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美,是中国古代一个杰出的封建帝王。(从小行童到开国皇帝)★明洪武二十六

谋略人物 秦始皇的创造艺术

秦始皇的创造艺术(杨端志、周晓瑜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7万字)★处于诸侯割据称雄,趋向统一的封建大帝国转变的时代,秦王政对重大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重大决策,差不多都是创造性的。他虚怀若谷,善于改过。他

谋略人物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刘锡山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2万字)★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是由一面是宝石,另一面是腐肉粘合起来的。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一面留下了千载骂名,一面留下了万世珍品。他就是赵佶,北宋的

谋略人物 元太祖的军事艺术

元太祖的军事艺术(秦凌、耿夫著,人民中国出版社,12.2万字)★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成吉思汗从一个丧父的孤儿逐步发展,终于成了统一蒙古诸部的大汗,又凭借着只有百万人口和十几万武装力量的蒙古汗国,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