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诸葛亮的治国观点和思想有哪些?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诸葛亮的治国观点和思想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诸葛亮的治国观点和思想有哪些?
【本策解读】
治国,就是治政理国,循礼遵法;顺天应地,各司其职;治国齐家,富民强国。诸葛亮曰: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正则末正矣。”
本策共计 3个自然段,主要论述治国之政,其内容为:①治国政务,重在务立其本,本正则末正。②君臣举措应天,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③治国之本,就是经常之法度,规矩之要领。
本策主旨说明:一方面,治理国家政务,必先确立根本,掌握关键,只有根本树立了,末梢才能端正。治国之政犹如治家,而治家者务立其本。本正则末正,本歪则末邪。治国之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也。
另一方面,君臣举措行为,务要顺应天理,遵循法度,天地人各就其位,不可违法失常。北辰不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
本策经典表述: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正则末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圆凿不可以方枘 (ruì),铅刀不可以砍伐。
【参考导读】
郑吟梅等 《诸葛亮兵法》曰:“治国篇”论述立国之本。强调君臣之序不能改变,君为天生,为国之主,群臣只能像列宿一样为其台辅,人民则只能像群星一样,接受统治,这种关系绝不能失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单位,都应有其经常之法,有其基本的规矩,有其组织领导体系,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失常,就有患害。
严锴等 《诸葛亮兵书》曰:“治国篇”就国家而言,论述所谓 “本”就是清明的政治、严明的法度、完整的礼仪,重视并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百姓自然就能够安居乐业,而民富国强。与此同时, “治国篇”还要求国家的各个部门要各行其职、有序有法。
马黎丽等 《诸葛亮全集》曰:“治国篇”论述治国之本在于遵循法度,天、地、人各有其常法,不可随意违背。
相关参考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中,孔子是唯一一个生卒年可考的人。他一生的事迹,大
军队建设思想(一)军事天才以克劳塞维茨看来,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他认为,军事天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的水平。在战争这个充满危险、充满劳累、充满不确定和偶然性的领域,军人需要具
军事谋略 孙膑兵法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孙膑兵法》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孙膑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战争的频繁,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孙膑所在的齐国,经济文化发达,孙膑为齐威王重用,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立下功劳。《史记》记载“齐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军事谋略 《尉缭子》的作者是谁?《尉缭子》的军事思想主要观点是什么?
《尉缭子》的军事思想《尉缭子》简介《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一般认为作者为战国晚期的尉缭,另一种说法是尉缭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均在魏国担任国尉一职,尉缭亦在秦国担任国尉一职,
战略思想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克劳塞维茨基于这一论点,提出“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即制订战争计划,并据此拟制各个战役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在他看来,战略
《战争论》的军事思想一、战争观与战争理论《战争论》首篇名为《论战争的性质》,集中体现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基本看法与思考。这一篇章不仅关注了抽象的战争概念,而且对战争的目的、手段,战争中的危险、劳累、情
《潜夫论》军事思想《潜夫论》为东汉后期思想家王符所作,全书十卷三十六篇,主要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其中《劝将》、《救边》、《边议入《实边》几篇,集中反映了他关于边疆防御和建设的军事思想。1.《劝将》。终
儒家——《孟子》、《荀子》《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孟子名轲,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中没有专门的军事论著篇章,但是孟子对战争和军事问题曾有过一些论述,其散见于《孟子》书中,观点主要有:“善战者服上刑”
游列国孔伋论仁义孔伋,字子思,是孔子嫡孙。他自幼跟随孔子的弟子曾参学习儒家经典,长大后满腹经纶,开始周游列国,宣扬儒家以仁治国的思想。孔伋曾向卫侯举荐苟变说:“此人博学多才,精通兵法,可以指挥五百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