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必读 《潜夫论》军事思想

Posted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谋略必读 《潜夫论》军事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谋略必读 《潜夫论》军事思想

《潜夫论》军事思想

《潜夫论》为东汉后期思想家王符所作,全书十卷三十六篇,主要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其中《劝将》、《救边》、《边议入《实边》几篇,集中反映了他关于边疆防御和建设的军事思想。

1.《劝将》。终东汉一世,西羌之乱未断,至安、顺之时更为剧烈。王符作此篇,指出汉军之所以不能制羌乱,其主要原因在于将帅不知兵。他的观点大致是:其一,将帅不明造成军心涣散,因而使战斗力被削弱。将帅不明战略,“胜负之数,不明乎将心”,将帅不知抚死禄生,“此其所以人怀沮解,不肯复死者也”;将帅赏罚不明,“其士之不能死也,乃其将不能效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其二,要认真选拔将帅。将帅要善于御兵,“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辞者,非为趋利,则因以避害也。”所以将帅御兵,“不利显名,则利厚赏也;不避耻辱,则避祸乱也。”将帅要具备《孙子》中提出的六条标准:“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严也。”选拔将帅要任人惟贤,不搞论资排辈,“不可苟惟基序,或阿亲戚”,否则就等于将军队交给敌人。

2.《救边》。集中抨击了当时朝臣苟且偷安,不救边民于水火的丑恶行径。具体内容为,其一,抨击朝臣面临羌乱苟且偷安。边郡有乱,朝臣、内郡之士弃之不救,“咸云当且放纵,以待天时。用意若此,岂人心哉!”当初,边境已大乱,朝臣“谈者皆讳之”,言小寇不足忧,不顾边民之痛苦。如今朝廷平时对边疆“不明修守御之备”,警报频传时又惊慌无主见,“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国家不发大兵解决边患,以致兵久不决,边郡徭役“连连不已”,不能救边反而扰边。其二,救边主张。认为地不可无边,“无边亡国”,必须加强边防,决不可割地以为苟合,因为假如今日割边郡,明日就要以三辅为边,日后“则洛阳为边”,国将不国。边疆有患必须坚守,而且坚守是能够取得成效的,因为在攻守战略问题上,从来是“攻常不足,而守恒有余也。”“一唇亡齿寒,体伤心痛”,边患一旦发生,积极平定乃不容迟疑。“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国家与四方边族之战,不在于贪图土地,为的振民安疆。如今羌人“新擅边地,未敢自安”,应乘其立足未稳,及时派遣大军征讨。

3.《边议》。上篇抨击朝臣不救边之谬误,本篇进一步指责皇帝的边疆政策。其一,国君临边患,务以民为本。边患已积十年,“百姓被害,迄今不止。”“《书》曰:‘天子作民父母。’父母之于子也,岂可坐观其为寇贼之所屠剥”?“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自古未见有“民危而国安者”。国君必以“大功建于当世,而令名传于无穷也。”如今边陲百姓“昼夜望朝廷救己”,国君不可不思边境之安宁。其二,国君对边患问题在群臣面前,断不可无主见。“不疑之事,圣人不谋;浮游之说,圣人不听。”国君对军国大事要“修己之备,无恃于人”,不独委任于将帅,方可克敌制胜。今日临羌乱,朝臣多言“不当动兵”,是置“帝王之纲维”于不顾,“为臣若此,未可谓忠”。如以不烦民为借口,轻易使人民受杀掠,遭“灭亡之大祸”,这样的国君,“非人之主”也。

4.《实边》。本篇着重讨论了边郡虚废之害,并提出了充实边疆的理论和具体设想。其一,指出边郡虚废的原因及危害。国家听任边患蔓延,强令边民内迁,赋役加重是边郡虚废的原因。今日边郡“空无人民,美田弃而莫垦发”,而内地人众地狭,造成经济上的偏瘫症。这是边郡虚废带来的经边民内迁,赋役加重是边郡虚废的原因。今日边郡“空无人民,美田弃而莫垦发”,而内地人众地狭,造成经济上的偏瘫症。这是边郡虚废带来的经济上严重后果。如今“边郡多害而役剧”,长此下去,会造成边民绝望,而滋生降敌之心,成为政治上“大忧”。这就是虚废边郡的严重政治后果。因此必须立即设法对边郡虚废现象予以制止。其二,论证“实边”的必要及其可能。自古君王懂得“务实边,盖以安中国”的道理,内地搞生产,边郡守国防,人民得以“更相恃仰,乃俱安存。”边民故土难移,“虽知祸大,犹愿守其绪业”,实边本有可能。应恢复已废弃的边郡举孝廉制度,并在赐爵、物价等方面给与优惠政策,此乃“均苦乐,平徭役,充边境,安中国之要术也。”


相关参考

谋略必读 军事著作《尉缭子》的军事思想

《尉缭子》战国时期尉缭的军事著作,今存二十四篇,《汉书·艺文志》列入“兵形势家”。《尉缭子》对战争持较为慎重的态度,认为应有必胜的把握,方可进行战争,而决不能凭一时的意气,轻易发动战争:“兵起非可以忿

谋略必读 军事著作《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膑兵法》战国中期孙膑的军事著作。其书《汉书·艺文志》有著录,称《齐孙子》,后佚。今本《孙膑兵法》系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的整理本。孙膑,齐国人,孙武的后世子孙。他通过认真总结战国中

谋略必读 《吴子》战国吴起军事思想著作

《吴子》相传是战国前期吴起的军事著作。吴起,卫国人,曾任鲁国将军,在魏国做过将军和郡守,在楚国做过宛守和令尹。《吴子》今存两卷,六篇。《吴子》把战争的起因归结为五种:一是争夺名位,二是掠取利益,三是仇

谋略必读 《淮南子·兵略训》军事思想

《淮南子·兵略训》《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大约成书于武帝建元年间。原书分为内篇与外篇,今本《淮南子》仅保存了内篇,外篇早已失传。《淮南子·兵略训》专论

谋略必读 《卫公兵法》

《卫公兵法》现存者为清人汪宗沂的辑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论述李靖的军事思想,其内容有:1.“兵无备则不应卒”。《卫公兵法》极为重视战前的准备。文中曰:“若兵无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薄氏简介

汉朝人物中文名:薄氏界说:小姓氏泉源:以封地为姓名流:薄绍之、薄姬等特性:撒布陈旧出自:姜姓纪录:潜夫论朝代:炎帝薄氏姓氏源流薄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子女

谋略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唤醒心中的巨人——安东尼·罗宾安东尼·罗宾(Anthony·Robbins)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之一。这本《唤醒心中的巨人》是其著作之一,本卷提取了原书的思想精髓

谋略必读 司马迁史记给我们的启示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人叙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中期的武帝,囊括大约三

谋略必读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窃国者侯

【引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俗语,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它打破了人们思想中“君权神授”的迷信观念。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万年不变的江山。周朝再长也不过七百年,中间还有一多半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谋略必读 说谎布局--谋略家必备技能

【引言】说谎是十分讲究艺术的,如果是句句说谎,肯定极易被人识破;如果在绝大部分的地方说的都是真话,只在关键的地方说上一句假话,不仅不易被识破,还会有取得别人信任的效果,甚至能让那些真话为谎话服务。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