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张居正的提醒值得重视

Posted 人才

篇首语:不磨不炼,不成好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张居正的提醒值得重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张居正的提醒值得重视

张居正的提醒值得重视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人才标准的不一致,人才也会因为种种不利的原因而被废弃。爱才之士们为了避免误才,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比如明代的张居正,他就提出了“六毋”的观点:

毋徒炫于虚名。要想考察人才的实绩和能力,就不要被他的虚名所迷惑,不要光看文凭和档案,或者光听一面之词。俗话说,善辩者未必有才,夸夸其谈的人未必都有真才学。而文凭和学历虽然可以相对地说明人才的学识水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人的“感知”和“直觉”有时不一定准确。

有的人才被所谓的印象、外貌、家境、门第等掩盖了实际的能力,而有的人头上顶着“专家”、“海归”、“精英”的光环,但在实际使用起来,不见得实用。选人用人不要凭虚名印象,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做能力。

毋尽拘于资格。用人不要被所谓的资历、年龄等因素限制,而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特别是不能忽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有的人尽管资历浅、年龄小,但有很大的潜质,需要你来发现培养,使之早日成才。比如,有的下属成才愿望比较强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都不错,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他也愿意给予帮助、指导和建议,他能热心为大家办事,善于鼓动、协调和组织大家一起干活,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再看他解决处理的方式、手段是不是可行等,从这几个方面,很容易看出他的潜力和后劲。

毋杂之爱憎。评价人才时不要掺杂个人感情和私心杂念。好恶爱憎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有的领导只看见下属某一两项优点,就认为他所有的品质都是好的,反过来呢,就什么都不行。这种“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如果你有这种心理,就很容易对人才掺杂一些个人的情绪,戴上有色眼镜看人,是没有不走眼的。

毋摇之以毁誉。在实际工作中考验人才,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谣言风语所左右。人们有一种“马太”心理,上司要说一个人好,那么大家都跟着说这个人好,人云亦云者很多;上司要是批评哪个人,大家又会认为他什么都不行。

“毋摇之以毁誉”说的就是这个,对于已经成名的人才,不要再跟着吹捧唱赞歌啦,有时反而应该听一听少数负面的意见。对于“潜才”和“隐才”所受到的赞誉,领导就应更加留意,这时的人才处在潜伏阶段,“马太效应”对其不起作用,人们对他溜须拍马似乎没什么好处。当你听到大家对他们赞扬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赞誉很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他们很有可能是真正的人才。

毋以一事概其生平。看一个人,不要只看一时一事,必须从纵向、横向、历史、现实、具体地考察和甄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成绩和错误、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对的,刚开始办事的时候,难免犯一些错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他们会逐渐成熟。你如果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听不进下属的意见,有缺点就贬斥,有过错就免职,那种“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和以点盖全的做法,绝对会误才的。

毋以一眚掩其大节。人有所长,亦有所短,不要因为他有点儿缺点,就对他全盘否定。看人要先看他的长处,让他发挥作用,然后再看他的短处,并要帮助他改正和克服。这样扬长避短,天下就没有不能用的人。如果你只看到他的短处,而忽略了他的长处,哪里还有可用的人呢?

一般来说,才能越是突出的人,缺点也就越明显,有才的人往往恃才傲物,有魄力的人常常不拘常规,谦虚谨慎的人可能胆小怕事等,即使是优秀的人才,他的错误和过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宽容这些错误和缺点,世上几乎就没有能人了。

《水浒传》中的时迁,有偷鸡摸狗的毛病,然而他也有飞檐走壁的绝活儿,在梁山多次的军事行动中,他能发挥“鼓上蚤”的绝技,成为作战胜利的关键角色。

人才与庸才可能只差一步,这一步之差就在你的观念上。“人才是金玉,常人如粪土,人才是先知,常人如白痴”,这些话都不是绝对的,完美无缺、白璧无瑕的人才根本就不存在。

相关参考

领导谋略 领导的巧妙语言

7.领导的巧妙语言学会聆听他人说话;学会借他人口说话;学会暗示他人说话;学会赞美他人说话。领导的语言艺术非常重要,东方暨白主编的《纵横天下的权谋:鬼谷子》一书中鬼谷子妙语攻心九条秘诀,很值得一读。一是

领导谋略 因为互补,所以完美:打造互补型团队

因为互补,所以完美:打造互补型团队自古以来,有作为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团队人才的互补。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是第一个提出“人才互补”理论的政治家。晏婴三朝为相,他认为齐桓公之所以能位列春秋五霸,是“能以人之

政治谋略 张居正讲太昊伏羲氏

太昊,是伏羲氏的帝号,氏用来分别族群,大昊姓风而以伏羲为氏,故称为太昊伏羲氏。【原文】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像日月

政治谋略 张居正讲炎帝神农氏

炎帝,是帝号。【原文】少典之君,娶于有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其起本于烈山,又号烈山氏,亦曰连山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

政治谋略 张居正讲黄帝有熊氏

黄帝,是帝号;有熊,是国名。黄帝以国为氏,故称黄帝有熊氏。【原文】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君之子也。生而神灵,长而聪明。是时神农氏为天子,诸侯相侵伐,神农氏不能征。炎帝侵凌诸侯,蚩尤最为强暴。轩辕修德治

历史秘闻 值得品读的谋略智慧

吴王问谋略于孙武。孙武说:「”谋略有三:上等谋略,为黄帝之类上等品德之人所信奉的帝道;中等谋略,为周武王之类中等品德之人所信奉的王道;下等谋略,为齐桓公之类下等品德之人所信奉的霸道。”(一)上等谋略:

政治谋略 刘邦论取胜之道——重视人才,成就大业

刘邦论取胜之道——重视人才,成就大业垓下一战,刘邦取得关键胜利,建立汉朝。刘邦大摆酒席庆祝胜利,酒酣耳热、群臣兴奋之际,刘邦问众人:“我们如何能得天下,而项羽又为什么失去天下?”有的大臣说是上苍保佑。

历史人物 张居正的君主教育为什么失败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明代又多有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中,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又往往失效,张居正对少年天子教育的失败就是典型的

政治谋略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郭子仪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他就好像是唐王朝的中流砥柱,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二十年,唐朝的中兴完全仰仗他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可谓是功高盖世。但郭子仪为人并不

领导谋略 智囊,靠谋略

智囊,靠谋略智囊人才是领导决策的“外脑”,我们要靠“智囊”来获取谋略,所以要把“谋”的差事交给智囊。能不能用好智囊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和他玩心眼子,还不知道后面谁玩谁呢。破除陈旧观念。以人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