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
Posted 细节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
郭子仪远识保家眷——与人结交,重视细节
郭子仪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他就好像是唐王朝的中流砥柱,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二十年,唐朝的中兴完全仰仗他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可谓是功高盖世。但郭子仪为人并不像一般赳赳武夫那样大大咧咧、无所顾忌,他是一位通达世情、居安思危、心细如发的人,这一点在他晚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郭子仪退休闲居后,唐肃宗特意赏赐给他一座汾阳王府。有一天,一位小官卢杞登门拜访。当时,郭子仪和家人正在一起欣赏歌姬的精彩舞蹈,一听到卢杞来了,郭子仪马上命令家里所有的女眷包括歌姬一律退到屏风后面回避,一个也不许露面。
◆彩绘涂金着明光铠武士俑
郭子仪单独和卢杞谈了许久,等到客人走了,女眷们才陆陆续续出来,她们都忍不住七嘴八舌地问道:“老爷您平日接见客人,向来不避讳我们在场,说说笑笑,主客都十分高兴。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小官,却如此慎重呢?”
郭子仪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卢杞这个人颇有才干,将来必然是要高升的。但是,他这个人却心地狭窄、睚眦必报。而且,他这个人长得有些丑怪,半边脸是青的。你们女人最爱笑,平时莫名其妙地也要笑一笑,如果见到卢杞那副尊容,相信你们只要讥笑他一声,他必定要记恨在心,日后他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恐怕都要遭殃了。”
不久,卢杞果然当上了宰相,朝权在手,凡是过去看不起他、得罪过他或嘲笑过他的人,无一人能够免除杀身抄家之祸。唯独对郭子仪一家,即使稍有不法的事情,卢杞都要予以关照和保全,他认为郭令公器重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谋略智慧
郭子仪心细如发,即使是日常居家迎宾待客这样的小事,他也能因人而异地予以妥善应对。伟大的成就来自细节的积累,细节决定成败,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误,就能减少巨大的意外挫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力量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坚持不懈地寻找潜在的成功途径,必能取得巨大的成果。
相关参考
郭子仪单骑退敌——洞悉心理,巧妙退敌在唐代,有一位着名的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戎马,屡建奇功,而他所有的功绩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他单骑退敌的故事了。出身武举的郭子仪,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他带领着
有人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往年交,郭子仪在军中犯事被李白所救。李白参与反叛,郭子仪听闻后愿用自己的官爵来买李白的罪行,后李白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夜郎。后人称赞两人的友情说李白能识人,郭子仪能报恩。这段生死交...
郭侃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后裔有谁?郭侃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其祖父为郭宝玉,父亲为郭德海,郭侃是其次子。郭侃幼年时被蒙古将领木华黎部下史天泽所收养,留于家而教养之。弱冠为百户,鸷勇有谋略
(697年-781年),汉族,唐朝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
...下史天泽所收养,留于家而教养之。弱冠为百户,鸷勇有谋略。郭侃(1217年-1277年),字仲和,原籍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蒙古帝国将领。其祖父郭宝玉,父亲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公元1252年跟随旭烈兀远征西方,...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
郭子仪,唐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郭子仪很早就入仕从军,但并没有受到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与广平王收复长安等地,封代国公。后因为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了兵权。公元763年,长安失陷,郭子仪再度
郭子仪,唐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郭子仪很早就入仕从军,但并没有受到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与广平王收复长安等地,封代国公。后因为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了兵权。公元763年,长安失陷,郭子仪再度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有人曾言他挽救了唐朝倾颓的危势。 公元697年,郭子仪在一个官宦世家出生。但是因为他的父亲郭敬之早
历史人物 为什么古人都很崇拜郭子仪?唐宋明清是如何看待郭子仪的?
郭子仪是唐代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郭子仪是当时的武状元,但并不是说郭子仪在“文”方面就不行,相反郭子仪可以称为是文武双全的人。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带领军队接连收复河北、河东,后来还联合李俶收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