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忌乱发脾气
Posted 脾
篇首语: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忌乱发脾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忌乱发脾气
忌乱发脾气
脾气是指人习性和情绪状态的外在表现,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表现方式。乱发脾气,是一个人消极心理和负面情绪不受控制的外在宣泄。俗话说,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为零。愤怒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甚至会酿成令人后悔不已的大祸。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皆为表率,乱发脾气不仅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同事感情、影响工作成效,而且影响自己的形象。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职务较低时没有脾气,做人做事都能谦虚谨慎,但是随着职务的提升,优越感就出现了,脾气就冒出来了;有的故意发脾气,以发脾气显示自己的“威风”,喜怒无常、说变就变;有的脾气大,芝麻大的小事却大动肝火,被情绪冲昏了头脑,言行激烈、恶语相向,动辄呵斥、随意谩骂;等等。领导干部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深刻认识乱发脾气的危害,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做好情绪管控,学会心平气和地待人、处事、为政,做一个谦谦君子。
强大者最温和,虚弱者最狂妄。常言道,天不言己高,地不言己厚。小溪里的水成天叫嚷,大海里的水从不咆哮。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靠发脾气来显能力、树威信。脾气就像心中的一头怪兽,你强大它就温和,你虚弱它就狂妄。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就像一位驯兽师,能够很好地控制脾气这头怪兽,让它俯首听命;而内心虚弱者则不然,他们往往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不仅烧伤了自己,还会殃及无辜。
静水深流,智者无言。强大不在声高,宁静才是力量。安静不是平庸,而是一种深沉的力量;无言不是愚昧,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真正的强者,志存高远、胸襟宽广、心明眼亮,心中能装别人不能装,忍别人不能忍,浑身充满正能量,因此遇事内敛,待人温和。而虚弱的人,往往内心都是自卑的,他们的“脾气”往往都是为了掩盖内心不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虚张声势。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领导干部就应修炼“深流”的力量和“无言”的功夫,用“智慧”涵养“温和”,用“平和”消弭“心慌”,做一个好性格、好脾气的领导。
不要让你的脾气大过你的本事。俗话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伊索曾说:“人需要温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出对易怒的人的重大灾祸来。”这些都告诫我们,一个人要多长本事,不长脾气。脾气不等于本事,本事也不需要通过脾气来证明。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骆驼在沙漠里疲累地跋涉,被一块玻璃碎片硌了下脚掌,顿时火冒三丈,抬脚就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破,鲜血顿时染红了沙粒,血迹引来了秃鹫、狼等敌人,骆驼一路狂奔,最终累倒在食人蚁群中,被蚕食而死。领导干部要警惕“骆驼之死”,加强党性修养,修炼强大内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脾气,遇事不急躁、不浮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件事。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领。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因此,脾气人人皆有,发脾气也是本能使然。但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脾气控制好,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格局和境界。乱发脾气就是一个人自我修炼不够、情绪控制能力弱的表现。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情绪控制力,始终稳重自持、不露悲喜、遇事理性、处变不惊。
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曾国藩曾说,“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就是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被情绪所牵制。冲动是魔鬼,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心智往往就会被情绪左右,行动被脾气“牵着鼻子走”,作出的决策往往是感性的、冲动的、盲目的,脾气过后则会追悔不已。古今凡有成就的人,都是能很好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正是控制好脾气,他们才能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做任何事都能客观理性,走稳、走好人生每一步。
控制住情绪,才能掌控好局面。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领导干部身处重要位置、担负重要职责,必须能了解自己的脾气、调适自己的脾气、控制自己的脾气,牢牢掌握情绪控制主动权,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领导干部要加强情绪调控能力,经常进行自我调适,学会清扫情绪垃圾,摒弃阴暗潮湿心理,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尽可能消除不良情绪,不受情绪羁绊,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
官升不能脾气涨。一个领导干部追求职务上的进步,想要在更高的平台上为人民群众作贡献,是一种上进的表现,应该鼓励。但是,干部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知,无论身在什么岗位,绝不能自以为职务提升了,自己的本事就大了,就拥有了高高在上的特权,就可以颐指气使了。
“官脾气”是一种官僚主义。周恩来同志曾说:“官僚主义者有各种表现,总的特征是不把自己作为一个劳动者,而摆出一个官老爷的架子,不以平等待人,拒绝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当下,极少数干部身上仍存在“官升脾气涨”的不良现象,“升官”后就内心膨胀了,架子越来越大了,嗓门越来越高了,说话腔调也变味了……这些都是官气十足的表现。不管是为官做人,还是说话做事,动辄就是一副“官老爷”做派,究其原因,是封建官僚主义思想作祟、党性修养不够、价值观出了问题,错把“职位”当成了“能耐”,错把“公权”当成了“本事”,错把“官位”当成了“官威”,走到哪里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看似事小,其实危害极大。领导干部一旦涨了“官脾气”,就如同在群众面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篱笆墙”,把群众拒于千里之外,久而久之不仅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无形之中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可以有脾气,但不可乱发脾气。有脾气是正常的,而且现实中,往往有脾气的干部大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做工作有干劲、有闯劲、有韧劲。而一个没有一点脾气的干部,可能干事不温不火、拖拖拉拉,没有半点儿“精气神”,什么事也做不成。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始终保持并不断强化“公道正派、公正无私”的直脾气、“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牛脾气、“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的犟脾气,正义之怒不可无,但一定要坚决克服随意宣泄、不可一世的“烂脾气”。所以,有脾气也不是可以乱发的。
官位越高,越要收敛脾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党龄长、职务高、成绩大,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不能居功自傲”,职位越高“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扎扎实实改造主观世界”。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系于整体、关乎全局,权力越大越要谨慎,绝不能轻易乱发脾气。要加强官德修养,注重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切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要敬畏权力,找准定位,慎用权力,牢记服务之责,常行服务之举,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警醒自己,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奋斗之心鞭策自己,收起“官架子”,不使“小性子”,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要注重领导艺术,学会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遇事先学会自我检讨,多用微笑传递力量,与人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切忌粗暴。
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发脾气”。为官不能乱发脾气,但也不能一团和气、没有脾气。“一团和气”看似“和谐”,实则害人不浅。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充满正气,对那些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歪风邪气,对那些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敢于动真碰硬,敢抓敢管敢批评,敢于“大吼一声”“猛击一掌”;要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信念,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用自己的“一身正气”、硬碰硬的“暴脾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
相关参考
25.领导的立身之本领导在“得到”与“失去”中应首先选择“失去”;领导在“利益”与“正义”中应首先选择“正义”;领导在“享乐”与“辛劳”中应首先选择“辛劳”;领导在“索取”与“奉献”中应首先选择“奉献
6.领导的机警精明的领导,只有对现实的事务运行过程经常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精明的领导,要敢于正视权力和荣誉的光环笼罩下的真实自我,善于从别人点
17.领导工作“二八”神秘法则领导观念二八律。领导观念首先应激励20%先行者,以此带动80%的后来人,这是提高领导效能的要律;领导日常工作二八律。领导要善于用80%的时间做好占重要程度20%的日常事务
3.领导的根基是民众思想上尊重人民群众;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行动上深入人民群众;工作上依靠人民群众。周恩来认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是要他们感觉不到我们是领导。领导的根基是民众;领导的力量是团队;领
9.领导的为人诚信处人,不投机功利;平等看人,不厚此薄彼;善意沟通,不无端猜疑;宽容待人,不吹毛求疵。领导以诚待人、忠厚处世才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和社会认可。东晋时期,陈敏在江东反叛。刘弘命令江夏太守陶侃
10.领导的思维辩证思维;多向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客观思维;前瞻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以中心工作为圆心,在思维上向其他各种关联工作发散,把相关工作考虑周全,准备到位,依靠辅助性工作的落实来促
12.领导的魄力敢设想;敢拍板;敢较真;敢认错。方是刚、是原则,圆是柔、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领导的巧妙就在于能刚能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合一,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当像天一样,力求上进、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像地一样,宽广厚实、厚植美德、容载万物。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旺盛劲头,
20.领导之正修正身;养正气;走正道;树正风。领导的权力绝不能商品化。据说春秋战国时赵国阳翟的大商人吕不韦小时候曾这样问他的父亲:“做什么生意最赚钱?”父亲答道:“贩卖果蔬,一本一利。”“还有更赚钱的
5.领导的基本功多谋善断、随机应变,是领导才能之所在,力量之源泉;善于得人、得心、得力,巧于活动、借力和促力,是领导艺术之所在,是力量的基础;了解人心,理解人心,理顺人心,取得人心,是领导艺术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