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陈铭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陈铭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陈铭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铭枢,字真如,1890年生于广东合浦。幼时受传统教育,后入广东陆军小学,18岁时被提拔进南京陆军中学,並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陈铭枢投身广东姚雨平的部队,在南京参加了追击清军张勋部的战斗。1912年,陈铭枢又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5年,潜回广州,参与策划炸死袁世凯亲信广东督军龙济光的活动,因事泄被捕。后越狱逃到日本,学习政治经济。
1917年回粤,在粤军任下级军官,参加孙中山在广东建立政权的活动。先后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春,陈铭枢和白崇禧奉命入湘,策反唐生智。 7月,陈率所部第十师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主力参加北伐。武昌攻克后,任武汉警备司令、第十一军军长。 1927年“四·一二”以后,陈脱离武汉政府,追随蒋介石参加了清共活动,任南京蒋介石部队的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11月,陈重任第十一军军长,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和“剿共”战争。先后任广东省主席、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江西剿共部队的右翼军总司令、淞沪警备司令等职。
在此期间,陈铭枢对蒋介石集团的态度,发生了一个从支持到怀疑以至反对的变化。在1930年,他出钱改组了一家出版社——神州国光社,组织了一批既不满意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又反对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创办刊物,印行书籍,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探寻中国的出路。1931年8月,陈铭枢曾和邓演达、蔡元培密议,准备起兵反蒋,但因邓演达的被捕和“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而取消。1932年“一二·八”之役,陈指挥下的十九路军,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在上海奋起抗击日本的侵略,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因此遭到蒋介石的仇视。不久,十九路军被调福建“剿共”,陈铭枢也因政潮所迫,辞职到欧洲游历。1933年,陈回国后,在福建与李济深等组织发动了以“反蒋抗日”为号召的“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陈兼任文化委员会主任。在福建期间,陈以原神州国光社人马为核心,纠集了当时的反蒋势力,如第三党等,组织了生产人民党,陈铭枢为主席。其基本纲领是想建立一个反蒋抗日的民主政权。1933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生产人民党也瓦解。陈铭枢逃到香港。1935年,他和李济深、蔡廷锴等在香港组织了“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宣传抗日反蒋,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该组织自动解散。
1945年10月,陈铭枢和李济深、柳亚子、谭平山等在重庆发起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旨在联合国民党内真正忠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信徒,与党内反动派作斗争,谋求国民党组织的彻底改革,以便实现全国各党派的“民主团结、和平建国”。1948年12月25日,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民主派代表,在香港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组成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陈铭枢当选为民革常委。不久,陈北上,参加了新政协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解放后,陈铭枢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交通部长等职,1965年5月15日在北京逝世。
注释
① 《论红军前途》, 《无产者》第1期。
相关参考
陈铭枢,字真如,广东省合浦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生于1889年10月15日(清光绪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父陈均镕出身秀才,以教书为生。陈铭枢七岁启蒙,十五岁入公馆文治高等小学读书。1906年8月
中文名:陈铭枢别名:陈真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合浦出生日期:1889年逝世日期:1965年职业:军人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曲樟(今属广西)客家人,民主革命家、北
一、北伐名将>陈铭枢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今属广西)的一个塾师之家。他幼年丧母,受尽苦难,但为人正值,乐于助人。13岁那年,有一次去山上放牛,由于山高路滑,一名同伴不小心跌进山塘。当时正值雨季,池水泛滥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曲樟(今属广西)客家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将领。从军而信佛。任民国政府军事委员、广东省政府主席、代理行政院院长,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系民国时代国民党
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国军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十九路军的领袖是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付日军挑衅。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战略意图做了错误的判断,将日本掩护伪
袁枢(1131—1205),字机仲,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枢任礼部试官时因力主抗金得罪皇帝,被贬到严州(今建德)任教授。袁枢喜读史书,曾任国史院编修官,担任过《宋史》列传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原属六安)人。1904年生,小商人家庭出身。1924年考入武昌商业大学预科,曾任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委,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和联络工作。1925年,在武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