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下册)
([英]利德尔——哈特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60.1万字)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拿破仑入侵帝俄一百二十九周年的前一天,希特勒入侵俄国,整个战(争)局势就改观了。事实证明,这一步骤对希特勒正如对他的前驱一样,也是致命伤,只是并非立即丧命而已。
拿破仑在当年(1812年)年底前就被迫撤出俄国,俄国在他入侵的第二年4月就进入他的首都。希特勒在三年后才被逐出俄国,俄国直到第四年4月才进入他的首都。希特勒深入俄国之地比拿破仑多一倍,只是没有能象拿破仑一样取得直捣莫斯科的虚幻胜利而已。
侵略者的这一自杀步骤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历史的重演。这使英国暂时脱出困境。
巴巴罗萨方案。此时,俄国在西部共有八十八个步兵师、七个骑兵师、五十四个坦克和摩托化师。德军入侵部队有一百一十六个步兵师(其中十四个是摩托化的)、一个骑兵师和十九个装甲师,此外还有九个交通线警卫师。入侵部队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北路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进发,穿越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亚米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攻打列宁格勒;中路集团军群从华沙地区出击,沿着莫斯科公路直捣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南路集团军群进攻普里皮亚特沼地以南地区,一直攻至罗马尼亚,以第聂伯河和基辅为目标。
古德里安装甲兵团提出迅速攻战莫斯科。希特勒说:“我的将领一点不懂得战争的经济目标”。只答应,等基辅地区的俄军歼灭后,让包克、古德里安去进军莫斯科。
基辅有六十多万俄军被俘。
★俄国所以幸免覆灭,七分靠长期遗留下来的原始状态,三分是靠苏联革命后一切技术发展的成就。如果苏联政权把俄国的道路系统建筑得(沙土路)可与西欧国家媲美,俄国几乎会象法国一样迅速沦亡。
★珊瑚海之战;中途岛之战;瓜达尔长纳尔岛之战。
△战前阶段。
1936年德重新进入因兰。这一行动,既为德国在鲁尔的重要工业区提供了掩护,又为它入侵法国提供了可能利用的跳板。英法让步。1938年3月侵占奥地利,1939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捷克(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剩余部分。
△大战的第一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不到一个月波兰全部沦陷。九个月内,西欧极大部分地区被日益泛滥的战争洪水所淹没。1940年侵吞丹麦、挪威、法国等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大战的第二阶段。
英国当时成了纳粹德国仅存的劲敌。但是它的处境危险万状:军事上无险可守,又受到敌人延绵二千英里海岸线包围的威胁。
英敦刻尔克大撤退(23.8万名英军和同盟军)。武器丧失殆尽,只有一个装备完整的师来保卫国士,舰队则被安置在德国空军不能到达的遥远的北门。如果德军在法国沦陷后一个月内的任何时候在英国登陆,英国简直没有抵抗他们的可能。
德却对付苏联,1941年6月22日发起攻击。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参战袭击珍珠港,并在西南太平洋(马来西亚、缅旬、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攻占了同盟国的阵地。
△大战的第三阶段。
1943年9月,同盟军从西西里岛向意大利推进;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1945年进攻本土。
★补记:“二次大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他们虽然政治信仰不同,各自的经历不同,但是在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国家独立的总目标下,他们团结起来了,结成了统一战线,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大半个欧洲处于法西斯铁蹄蹂躏之下,像一只风雨飘摇的破船。人们普遍担心,欧洲要有一个新的漫长的黑暗时代。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是斯大林率领苏联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歼灭了德军主力,从而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斯大林不仅是苏联军民的最高统帅,而且为促进和巩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当时的美国,处于另外一种情况,它没有直接遭受希特勒的入侵,和平主义弥漫全国。作为总统和三军总司令的罗斯福,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是,以惊人的魄力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以“租借法案”的形式有力地支援了英、苏等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在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又毅然决定同德、日、意宣战,从而成为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支柱之一。他领导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英、苏等20多个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大同盟。他以半身不遂的病残之躯,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和盟国首脑多次会晤,运筹帷幄,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费尽了心血。难怪有人说,罗斯福不仅是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而且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
丘吉尔是“临危受命”,是在张伯伦的绥靖政策遭到彻底破产之后上台执政的。当时,他面临的局势确实是严峻的,上台没有几天就遇上敦刻尔克大撤退。顷刻之间英国的防务解体了,可以说要人没人,要武器没武器。他在施政演说中说:“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丘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有力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使英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之一。
★“法西斯三大头目”:
墨索里尼,五金匠的儿子,1919年3月在米兰成立了“战斗的法西斯党”,其标志是一束棒子中间插一柄斧头(古罗马执法官的标志)。1922年进军罗马。后任首相。
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这个年轻时候在维也纳一事无成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无名小卒的人,那个在战后最初那些黯淡的日子里在慕尼黑无人闻问的倒霉蛋,那个啤酒馆政变中有点滑稽的领袖,那个根本不是德人而是奥地利人的煽动家,已经宣誓就任德总理了。
第三帝国诞生了(一共存12年4个月)。
东条英机。
★二战中著名将帅。
苏联元帅朱可夫,他多谋善断、胆略过人,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组织实施庞大的坦克机械化兵团进攻和防御作战的杰出才能。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太平洋西南区总司令,指挥美国陆海空三军力量,实行“蛙跳”战术,直取日军防线纵深地带的主要目标,从澳大利亚经菲律宾一直打到日本国土。
英将军蒙哥马利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制订作战计划十分细致彻底,善于稳扎稳打,是一位阵地战大师。
美巴顿将军是坦克进攻作战的行家里手,则是一名“热血豪胆”的沙场老将。
苏:崔可夫、华西列夫西斯、科涅夫。
英:亚历山大。
美:马歇尔、艾森豪威尔。
日本武士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缔造者,在偷袭珍珠港时首先把航空母舰编队投入实战,一举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航空打击时代。开战之初,由他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横扫了东南亚和整个西太平洋地区。
希特勒的心腹爱将隆美尔,在入侵法国、进军北非和抗登陆于诺曼底中出尽风头,尤其在指挥德军精锐坦克部队鏖兵北非时,他狡诈多变,以少胜多,一度进抵阿拉曼,兵临开罗城,撼动了英国北非防线的中枢神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沙漠之狐”。
纳粹德国军衔最高的“帝国元帅”戈林,也在组建德国空军并使其密切协同地面部队进行“闪击战”中为希特勒立下汗马功劳。
德坦克专家古德里安。
(1995年10月17日晚阅毕)
相关参考
涿鹿之战是传说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
刘基(1311?1375)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一生谋略超群,通晓经史天文,精于用兵布阵,时人比之为诸葛亮。辅佐朱元璋起兵反元,他根据当时形势,献时务十八策,提出利用矛
孙武,春秋末年兵家,字长卿,齐国人。孙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兵书,被历代军事家
《孙子兵法》的影响与运用《孙子兵法》的影响《孙子兵法》是我国和世界军事史上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专著,被中外学者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我国从战国时代起,《孙子兵法》即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在春秋时期得到巨大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这既表现为在史书和其他思想家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论述;更体现为《孙子》这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兵书的出现。它们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
中国的军事思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在数千次频繁激烈的战争中,涌现出众多优秀、卓越的军事人物,他们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军事思想
商周交恶是商王朝与周关系恶化的政治事件。文丁死后,儿子帝乙即位。帝乙是第二十九位商王。为了改善商周关系,帝乙向姬昌致歉,对周采取和亲政策把妹妹嫁给姬昌。商周联姻使恶化了的商周关系得以缓和,姬昌继续为西
《庄子》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汇编。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崇拜自然,宣扬“无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争乱,包括战争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相违背的,因此战争无所谓正
武丁征伐四方是武丁扩大商朝疆域加强统治的重要战争。征伐方、土方、鬼方是武丁征伐四方的开始。武丁是盘庚的侄儿,第二十二位商王。武丁时任用傅说、甘盘执政,数年之间商王朝统治得到巩固,而且逐渐兴盛起来。武丁
启征西河是夏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的征伐弟弟武观的军事行动。启是夏朝第二位国王。启灭了有扈氏后,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承认,启效法其父“涂山之会”的方法,下令各地诸侯前来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