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Posted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的军事思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在数千次频繁激烈的战争中,涌现出众多优秀、卓越的军事人物,他们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军事思想宝库。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古代军事思想,通常指冷兵器时代人们对于国防、战争及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各阶级和政治集团,以及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即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常常称之为兵法、谋略等,包括治兵、用兵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等。在我国的古代,不但战争实践最为丰富,战争数量和规模最为巨大,而且最早创立了较完整、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这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由于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战争也就成了阶级斗争的最高斗争形式。如夏商之间的鸣条之战,就含有简单的战术和谋略的思想。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对军事和战争的记载,这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军事思想的载体是各类军事著作,特别是军事理论著作。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记录有关军事和战争内容的书籍称为“兵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书写的简策和版牍,为兵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西周时期,曾产生过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这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标志。

(二)蓬勃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初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蓬勃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军事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诸如“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这个时期,中国也涌现出《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众多杰出的军事专著。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战争观,而且总结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是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军事思想的基础。

(三)充实提高时期

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军事思想。从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秦、汉、隋、唐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充实提高时期。秦国经过统一战争,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唐在军事上也处于开疆拓土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形成了研究军事战略的“兵权谋”,研究战役、战术的“兵形势”,研究军事天文、气象的“兵阴阳”,研究兵器、装备的制造和运用技巧的“兵技巧”。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系统完善时期

宋代至清代前期的军事思想。从公元960年至1840年,中国历经宋、元、明、清前期四个朝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系统完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较大的发展,武学开始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宋仁宗时期编的《武经七书》为官定武学教材,为军队培养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繁荣了军事学术;明清两朝将武举推向更深层次,大量军事著作问世,有《历代兵制》《百将传》《读史方舆纪要》《武经总要》《虎钤经》《纪效新书》《登坛必究》等,军事思想的研究向专门化发展;编纂了以《武备志》为代表的大量大型综合性军事类书和汇编,进一步充实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指导了当时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成为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丰富全面,论述精辟深刻,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近代、现代军事思想的源泉之一。其中的许多军事原则,不仅指导了历代战争,而且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理论价值。

相关参考

军事谋略 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

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此消彼长或相互融合的历史性演变,促成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军事谋略 外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西方的军事思想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从古至今,西方历史上爆发过众多大规模战争,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物。从色诺芬的《长征记》开始,西方古代军事思想家们结合战争实践,开始了对战争理论的探索、思考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孙子》是春秋末年孙武的军事著作。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因内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任将军。《孙子》全书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较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1.“

军事谋略 《尉缭子》的作者是谁?《尉缭子》的军事思想主要观点是什么?

《尉缭子》的军事思想《尉缭子》简介《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一般认为作者为战国晚期的尉缭,另一种说法是尉缭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均在魏国担任国尉一职,尉缭亦在秦国担任国尉一职,

军事谋略 中国当代军事思想

中国当代军事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登上了西方国家的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为适应无产阶级及一切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需要,在创立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的同时,也创立了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的军

军事谋略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兵法核心观点介绍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军事谋略 《三略》是一本怎样的兵书?《三略》有哪些军事思想主张?

《三略》的军事思想《三略》简介《三略》亦称《黄石公三略》,著名的古代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作者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

军事谋略 《司马法》的军事思想,《司马法》主要讲的是什么?

《司马法》的军事思想《司马法》简介《司马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武经七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相传是司马穰苴所著。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

军事谋略 《三十六计》的作者是谁?​《三十六计》中包含什么军事思想?

《三十六计》的作者《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就是说败局已定,无可挽回

军事谋略 唐朝的军事思想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终唐一代,从开国立朝、对外征战,到平叛战争,造就了一大批军事家和著名将领,诸如李渊、李世民、李靖、李责力、尉迟恭、苏定方、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