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急报仇豫让勇自刎

Posted 侍卫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急报仇豫让勇自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急报仇豫让勇自刎

急报仇豫让勇自刎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土地后, 赵襄子犹不解恨, 他割下智伯的头颅,剥皮除肉, 以漆涂之, 做成酒器。豫让听说后, 跪地泣血, 对天起誓要为智伯报仇雪恨。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人, 曾在范氏、中行氏家中做过一段时间的门客①。因未能受到重用, 豫让又改投到智伯门下, 智伯对其以礼相待, 并委以重任。豫让是知恩图报的人, 他对智伯言听计从, 恭敬有加。如今恩公兵败被杀, 他岂有罢休之理?

豫让改名换姓, 假冒有罪之人, 怀揣匕首混入宫中, 企图以修厕所之名伺机杀掉赵襄子。可赵襄子正要如厕时, 突然心头一颤, 有大祸临头之感, 便命人搜查宫中。就这样, 豫让被擒住了。赵襄子的侍卫想杀掉豫让, 赵襄子却阻拦道: “豫让一心为故主报仇, 此乃忠义, 我不能杀他。”便把豫让放出宫了。

豫让刺杀不成, 心有不甘, 再次谋划复仇。为了改变容貌, 他用黑漆涂身。为了改变声音, 他口吞火炭, 乔装成乞丐沿街乞讨, 等待时机。但一连等待几天, 始终不见赵襄子出行。倒是无意中看到赶集的妻子, 他躲避不及迎面碰上,却发现妻子只是怜悯地看了他一眼就走了。豫让这才明白妻子没认出自己来。

有一次, 豫让在街上四处游荡时遇到一位老友, 便上前打招呼。老友仔细端详他半晌才认出来, 不禁大惊道: “以你之才, 若是假意投靠赵襄子, 他必会重用你。那时再替故主报仇, 岂不是易如反掌? 你何故这样虐待自己呢?”豫让凛然说道: “大丈夫立身于天地之间, 当以忠义为先。倘若我投靠赵襄子, 则应当忠心不二, 绝不能阳奉阴违。我自认为自己不是卑鄙小人, 所以绝不会用这样的手段复仇。”

一天, 豫让得到赵襄子明日要出宫视察的消息。他以重金贿赂宫中一位侍卫, 得到了赵襄子的出行路线后, 便连夜潜伏在赵襄子必然经过的一座桥下,准备再次行刺。第二天, 赵襄子果然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出宫巡游, 一路鸣锣开道, 穿过几条街道。赵襄子骑马先行侍卫一步, 转过一个弯。正要过桥时,马突然受惊, 后蹄倒立, 前腿腾空, 把赵襄子甩在地上。豫让从桥下一跃而出,持剑砍杀赵襄子。千钧一发之际, 赵襄子的侍卫赶到, 各持大盾护住赵襄子,挡住豫让的攻势, 与豫让战在一起。豫让见刺杀又不成功, 勃然大怒, 索性大开杀戒, 立时连斩数十名侍卫。赵襄子眼见身边侍卫越来越少, 不禁大骇, 连忙朝一名侍卫喝道: “还不快去搬救兵!”侍卫得令, 立即退出阵中, 一跃上马, 飞奔而去。

赵襄子拔剑自卫, 命侍卫且战且退。此时的豫让已杀红了眼, 紧追不舍,死战不退, 不时有侍卫被砍翻倒地, 惨呼不已。渐渐地, 只剩下两名侍卫与豫让苦战。眼见快要支撑不住了, 突然一队骑兵杀到, 为首的正是那位前去搬救兵的侍卫。眼见情势危急, 豫让朝后一跃, 转身欲逃, 却被骑兵团团围住, 哪里逃得了? 豫让此时已力竭, 战不多时便被擒获。

赵襄子惊魂初定, 大骂道: “你真是野性不改! 当初你在范氏、中行氏家里做门客, 智伯纵兵灭了他们, 你不为他们报仇, 反而转投到智伯的门下! 如今,你为何不投靠我, 而非要为智伯报仇?”豫让说: “当初我拜在范氏、中行氏家中, 他们却视我为奴仆, 呼来唤去。而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 奉我为上宾客,待我恩重如山, 我如不替他报仇, 天诛地灭!”说罢, 伏地泣血道: “我请求你脱下衣服, 让我用剑一刺, 以了却我为故主复仇的心愿!”

赵襄子叹道: “智伯能得如此壮士真乃三生有幸!”便答应了豫让的请求。豫让拔剑连刺衣服三剑, 仰天大笑道: “大仇已报, 我可以含笑九泉矣!”说完, 立即自刎而死。


乱世既出枭雄, 也出侠客。一些侠客为了情义、道义乃至国家的兴衰存亡,往往能挺身而出, 视死如归。豫让对故主的知遇之恩没齿不忘, 为之报仇不成,便自刎成仁。同样, 聂政成功刺杀相国侠累后, 为了不连累姐姐, 临死之前,自行挖出眼珠, 毁坏面容。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这样的侠客注定要受到后人的敬仰。


①门客: 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 每一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有着大批的门客, 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豫让为主报仇》的历史故事

豫让为主报仇晋国到了后期,权力被六家大夫掌握,这六家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另外四家灭掉,土地都被瓜分。这时候最强大的一家是智氏,智氏的族长智伯瑶野心很大,联合魏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受诬陷崔浩赴阴曹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多谋善断,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辅佐北魏三朝皇帝,屡建奇功。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对崔浩更加宠信,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崔浩得势后的一些作为得罪了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竹林七贤不拘礼法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奇袭蔡州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李愬,字符直,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擅长骑射,后被唐宪宗李纯任命为将军,统领唐军平定淮西之乱。当时势力最大的叛军首领吴元济驻守在蔡州①。李愬决定先攻下蔡州城,灭掉吴元济后,其他叛军自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狄仁杰设计脱险境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长乐宫里韩信失算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秦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挈妇将雏,四处逃亡,露宿于荒山野岭,满目都是冻饿之殍。再加上绅富贱价购买奴仆,一时间,妻离子散,嚎哭之声直达天庭。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斩白蛇而起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功成业立吴起被杀

功成业立吴起被杀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拜曾子①为师。他不仅聪明,而且通晓兵法。起初,他离开卫国去鲁国做官,但一直没能得到重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派重兵攻打鲁国,鲁国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入咸阳刘邦三约法

入咸阳刘邦三约法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率先进入关中①,驻军灞上②,拿下咸阳指日可待。期间,赵高为了自保,派遣心腹以搜捕盗贼为名闯入宫殿,杀了秦二世,拥立秦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即位。子婴深知赵高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真名士从容赴国难

真名士从容赴国难陆机,字士衡,吴县①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都以文章冠绝当世,人称“二陆”。成都王司马颖仰慕“二陆”之才,特意将他们纳入自己幕下。期间,陆机担任过平原②内史③,陆云担任过清河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登帝位刘邦封功臣

登帝位刘邦封功臣刘邦在诸多谋士和大将的辅佐下,终于夺得天下。当上皇帝没多久,刘邦便开始大封有功之臣,一次就封赏了二十多人。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①也最多。剩下没有受封的将领们都觉得不服,他们开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