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豫让为主报仇》的历史故事

Posted 中行

篇首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豫让为主报仇》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豫让为主报仇》的历史故事

豫让为主报仇

晋国到了后期,权力被六家大夫掌握,这六家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另外四家灭掉,土地都被瓜分。这时候最强大的一家是智氏,智氏的族长智伯瑶野心很大,联合魏氏和韩氏讨伐赵氏的赵襄子。赵襄子暗中和那两家联合起来把智氏灭掉了,还瓜分了智氏的土地。赵襄子对智伯瑶恨之入骨,把他的头砍了下来,用油漆漆好当酒杯用(也有种说法是当作尿壶)。

智伯手下有个名叫豫让的臣子,他早年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但没有什么作为,所以不出名。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后,他去投靠智氏,智伯非常尊敬他,对他很好。智氏被灭后,豫让逃到了深山里,他说:“唉,勇士应当为知己而死,就像女人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一样。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要为他报了仇之后才死。这样,我的魂魄才会安心。”他改名换姓,装成一个受过刑罚的罪犯去赵襄子的宫里打扫厕所。他身上藏了把匕首,想刺杀赵襄子。有一天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突然觉得心慌意乱,就派人把打扫厕所的人抓起来。结果抓住了豫让,在他身上搜出了匕首。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左右的人都想杀了他,赵襄子说:“这是个讲义气的人,我以后好好躲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没有后代,而他的臣子还能为他报仇,这是贤人啊!”于是就把豫让放了。

豫让躲了一段时间后,在全身都涂上一层漆,让皮肤上长满疥疮,还吞下烧红的炭,让嗓子变哑,这样谁都认不出他了。他在集市上要饭,他的妻子都没有把他认出来。后来他一个朋友把他认出来了,问道:“你不是豫让吗?”豫让说:“对,我就是。”那个朋友伤心地哭了,说:“以你的才能,如果去侍奉赵襄子的话,赵襄子一定会宠幸你。你成了他亲信后要杀他还不容易?何必非要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而且就算这个样子也不一定能杀了他啊。”豫让说:“如果照你的话去做,那就是当了别人的臣子还要杀他,这是怀着异心去侍奉主人的行为。我知道我这样做很难杀得了他,但我之所以会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后世那些心怀不轨而去侍奉主人的人感到羞愧啊!”

不久赵襄子外出,豫让事先打听好他的行走路线,在他必然经过的桥下面埋伏好。赵襄子走到桥上的时候,突然他的马受惊了,赵襄子说:“这肯定是豫让,他一定在附近。”他派人去找,果然是豫让。赵襄子也生气了,责备道:“你以前难道没有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当年他们都是被智氏灭掉的,而你却不为他们报仇,反而还去侍奉智伯。智伯是我杀的没错,但你为什么唯独为他报仇如此不遗余力?”

豫让说:“我当年服侍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他们是把我当作普通人来看待,所以我报答他们也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和方式来报答。而智伯是把我当成国士来对待,所以我用国士的身份和方式来报答他。”

赵襄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长叹道:“豫让先生啊!你为智伯报仇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也该够了。而我放了你几次了,也该够了。你自己打算吧,反正我不能再放你了。”说完下令手下的士兵把豫让团团围住。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主人不会掩盖别人的优点,而忠臣有为了名节为死的义务。以前你已经放过我一次了,天下都称赞你的贤明。今天这件事我确实该被杀,但是我想你把外衣脱下来让我击刺,以表达我报仇的意思,然后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当然,我不敢指望你的同意,我只是表达我的心愿而已。”赵襄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豫让实在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于是让人把自己的外衣拿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跳起来3次砍杀那件衣服,然后说:“我可以去地下陪智伯,告诉他我已经替他报仇了。”说完之后伏剑自刎。他死的消息传出去后,有志之士都为他的忠义行为感到悲伤。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急报仇豫让勇自刎

急报仇豫让勇自刎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土地后,赵襄子犹不解恨,他割下智伯的头颅,剥皮除肉,以漆涂之,做成酒器。豫让听说后,跪地泣血,对天起誓要为智伯报仇雪恨。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人,曾在范氏、中

主人战死后投靠敌营,最终为主人报仇

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而最早参与到人类战争中的动物要数战马了。在古代战争中,马不仅承担着后勤运输的重担,而且还是组建骑兵部队的关键。《三国演义》就塑造了不少战马形象,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赤兔马。在追随关羽南

为主人报仇,先阉自己,再每天挖屎,付出那么多为何结局如此尴尬

谈到古代的刺客,我们首先会想到谁?荆轲?眉间尺?还是聂隐娘……历史告诉我们,荆轲虽然排在刺客列传里的第一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货。荆轲的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我的炒作,有点类似今天的网红,有没有真本

历史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他还为知己者毁容 这也是一种悲壮的美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个典故尤其是“士为知己者死”深为后世知识分子所敬仰,它出自东周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豫让为了给主公报仇,漆身吞炭、毁容失声,尽管他最终没能成功,却留给后人太多的感慨。

历史人物 豫让的豫让的生平简介

  中文名:豫让  国籍:晋国  民族:华夏族  职业:家臣、武士、刺客  生活时代:春秋  姓:姬  氏:毕豫让的人物介绍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晋出公二十

孙策怎么死的

孙策是东吴的重要人士,可是他死的特别早。孙策被人刺杀身亡,这个刺杀的人查出来是曾经被孙策干掉的许贡供养的门客为主报仇。但是在以前,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这个门客不像是那种会为主人报仇的人。一定有存在内勤

历史人物 豫让简介

  侠客行-豫让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记载着这一段故事:  豫让是春秋晋国人,公元前453年,当时晋国有六大家族争夺政权,豫让曾经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工作,并没有受到重视;后来投靠智伯

历史人物 春秋晋国家臣、刺客豫让简介,豫让击衣是怎么一回事

人物生平知遇之恩豫让最初是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向赵襄子进攻时,赵襄子和韩

春秋四大刺客豫让简介 豫让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气节,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将他视作知己,便毅然出山为其谋夺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有许多英雄豪杰

春秋战国 春秋四大刺客豫让简介 豫让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气节,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将他视作知己,便毅然出山为其谋夺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有许多英雄豪杰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