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功成业立吴起被杀

Posted 吴起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功成业立吴起被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功成业立吴起被杀

功成业立吴起被杀

吴起,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拜曾子①为师。他不仅聪明,而且通晓兵法。起初, 他离开卫国去鲁国做官, 但一直没能得到重用。

周威烈王十四年 (公元前412年) , 齐国派重兵攻打鲁国, 鲁国国君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这时, 有人向鲁君举荐了吴起。鲁君早就耳闻吴起有将帅之才, 有意任命他为将, 但是又顾及到他的妻子是齐国人, 万一有所不测, 他会不会反鲁投齐? 群臣得知鲁君的担忧, 纷纷进献计策, 但没有一个可行的。

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吴起得知鲁君的担忧后, 立即狠心举剑将妻子杀死。他用这种方式向鲁君表示和齐国再无瓜葛, 定能无所顾忌、专心用兵。鲁君这才放了心, 任命吴起为大将。不久后, 吴起率领鲁国的士兵, 打退了齐国的进攻。

鲁国之围既解, 吴起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得到了鲁君的宠信。然而, 吴起的得势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他们纷纷向鲁君进言: “君王, 吴起是个小人, 万万不能再重用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初, 吴起拜在曾子门下学习儒学, 后来他的母亲去世, 他竟然不回家奔丧。正因为如此, 曾子才与他断绝师徒关系, 把他逐出师门。这时的吴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可他听说您贤明有德, 需要能带兵打仗的人, 他就苦学兵法来臣事您。后来您对他有所怀疑,他竟然手刃妻子, 以此来争取将军之位。君王, 如果让这种不孝、不义之人得势, 鲁国就危险了!”鲁君听了触动很深, 便渐渐对吴起有了轻慢之心。

吴起也感受到了鲁君对自己日渐冷淡, 深知一定是有人挑拨离间, 如果此时不走, 必定会为人所害, 于是前去投奔魏文侯。当时, 魏文侯正广招贤士,得知吴起前来, 自然是十分欢喜。他问左右侍臣: “吴起为人如何?”大臣李悝上前一步说: “吴起贪财又好色, 而且心狠手辣, 但此人是少见的军事天才, 乃当世孙武②, 君王不妨用其所长。”就这样,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 领兵攻打秦国, 接连攻下五座城池。

然而, 好景不长, 魏文侯死了, 吴起继续为他的儿子魏武侯效力。魏武侯的妹夫公叔痤 ( cuó) 非常嫉妒吴起, 便和一个仆人密谋如何算计他。吴起无奈, 为了明哲保身, 他又投奔到了楚国。

楚悼王早就听说过吴起的名气, 知道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吴起刚到楚国, 楚悼王亲自出城迎接他, 邀他同坐一辆马车入宫, 然后又任命他为相国,掌管国家大事。刚刚上任时, 吴起颁布了严明的法纪, 撤掉一批闲散官员, 又疏远一些不相干的贵族远亲, 用节省下来的钱奖励有战功的人。在吴起的一系列改革下, 楚国越来越强大, 东征西讨, 各个诸侯国无不慑服。

楚国得吴起之后迅速崛起, 盛极一时。然而, 吴起在改革的过程中触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 他们非常痛恨吴起, 一直暗中寻找机会杀掉他。公元前381年, 楚悼王去世。楚国的贵族和大臣们得知后, 迅速集结军士入宫斩杀吴起。吴起戎马一生, 应变之力无人能及, 他知道宫门早已被封闭, 无法逃走, 便返身伏在楚悼王的遗体上号啕大哭, 意在让叛乱者有所顾忌。如果叛乱者用箭射杀吴起, 必会射中楚悼王, 如此一来, 谁是叛乱者立见分晓。然而, 那些贵族和大臣虽有些忌惮, 但深知当断不断反受其害的道理, 他们仍然下令射杀了吴起。

楚悼王葬后, 楚肃王继位, 那些射杀吴起累及楚悼王遗体的人被全部诛杀。

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 东征西讨, 屡战屡胜, 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虽然他贪图名利、杀妻求将, 一直为后人所不齿, 但是, 他在当了将军后治军严明, 能与兵卒同甘苦、共进退, 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崇拜。他才华横溢、功绩卓著,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设了一局, 借用楚肃王之手杀了那些贵族、大臣, 替自己报仇雪恨, 心机可谓深不可测。冯梦龙有诗叹吴起曰:“为国忘身死不辞, 巧将贼矢集王尸。虽然王法应诛灭, 未报公仇却报私。”

①曾子: 孔子的弟子。

②孙武: 春秋时期吴国著名将领, 有传世巨著《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推崇, 被誉为 “兵学圣典”。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惧遭殃赵高杀李斯

惧遭殃赵高杀李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游途中突然病崩。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秘不发丧,篡改遗诏,赐死太子扶苏,拥立秦始皇次子胡亥为帝。因此,赵高获得秦二世的宠信,开始肆意专横,擅

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 吴起变法的背景

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

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 吴起变法的背景

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受诬陷崔浩赴阴曹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多谋善断,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辅佐北魏三朝皇帝,屡建奇功。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对崔浩更加宠信,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崔浩得势后的一些作为得罪了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竹林七贤不拘礼法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奇袭蔡州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李愬,字符直,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擅长骑射,后被唐宪宗李纯任命为将军,统领唐军平定淮西之乱。当时势力最大的叛军首领吴元济驻守在蔡州①。李愬决定先攻下蔡州城,灭掉吴元济后,其他叛军自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狄仁杰设计脱险境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长乐宫里韩信失算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秦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挈妇将雏,四处逃亡,露宿于荒山野岭,满目都是冻饿之殍。再加上绅富贱价购买奴仆,一时间,妻离子散,嚎哭之声直达天庭。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斩白蛇而起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入咸阳刘邦三约法

入咸阳刘邦三约法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率先进入关中①,驻军灞上②,拿下咸阳指日可待。期间,赵高为了自保,派遣心腹以搜捕盗贼为名闯入宫殿,杀了秦二世,拥立秦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即位。子婴深知赵高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真名士从容赴国难

真名士从容赴国难陆机,字士衡,吴县①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都以文章冠绝当世,人称“二陆”。成都王司马颖仰慕“二陆”之才,特意将他们纳入自己幕下。期间,陆机担任过平原②内史③,陆云担任过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