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是什么意思
篇首语: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是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是什么意思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
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也。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译释】
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和他交谈,就应当从内心方面去打动他。反之,表面疏远而志同道合的人,则要从外部同他改善关系。
要使对方内外都亲,就应当根据对方的疑点来改变自己的计谋,根据对方的见解而肯定他,根据对方的言谈总结出对方的观点,根据对方的势力强弱去成就事业,根据他的好恶去谋划,根据他的忧患来排斥。
如果他仍然没有改变,就揣摩他的心意而后去恐吓他,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去打动他,用事例证明,用应验引证他。假装拥护而敷衍他,扰乱他的思维,迷惑他的理智,进而控制他,这就是所说的计谋。
策划运用计谋,以公事的方式进行不如私下进行,私下进行不如与之结盟,结成巩固的联盟就没有间隙让敌方钻了。正规策略不如奇妙的策略,出奇计使之无法预料,就像流水一样不能阻止。因此游说人君时,必须先和他谈论奇策,游说人臣时,必须先和他谈论私人的个人利益。与关系亲密的人交谈,话语不亲密,关系就会疏远,与关系疏远的人交谈,如果深谈,就会有危险。
不可把别人不喜欢的,不想做的,强加于人,不要以别人不知道的去教导人。别人喜欢什么,就应当顺从他;别人讨厌的,就极力避开不去谈论,要用隐而不露的方法获取对方的欢心。要排斥的人就放纵他,以放纵而使他作恶多端,然后乘机除掉他。如果某些人不随便表示喜悦,也不随便表示厌恶,这种人属于冷静而不偏激的人,因此可以把重大的事情托付于他。
能够了解、掌握的人,可以任用他。不能了解、掌握的人,有谋略的人是不会任用他的。
【悟语点拨】
要想说动一个人,首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他,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喜好,然后再对他实施计谋。以计谋而论,通常,策略又不如奇妙的策略效果来得好。
相关参考
愚人以短,用人以长【原文】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
第46节《孙子兵法》与军事——韩世忠大败金兵“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意思是说,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待敌人怠惰、疲惫、士气低落之时,猛力出击,如此定胜无疑。宋代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兵用的就是这招。宋朝,完颜宗
《卫公兵法》现存者为清人汪宗沂的辑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论述李靖的军事思想,其内容有:1.“兵无备则不应卒”。《卫公兵法》极为重视战前的准备。文中曰:“若兵无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
《孙子兵法》的影响与运用《孙子兵法》的影响《孙子兵法》是我国和世界军事史上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专著,被中外学者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我国从战国时代起,《孙子兵法》即广为流传,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身将门,军事家孙书是他的祖父。孙武年少时就喜欢练武,研究军事理论。作为吴国的下级军校,曾参加过吴、楚战争。后来因负
《孙子兵法》《孙子》是春秋末年孙武的军事著作。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因内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任将军。《孙子》全书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较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1.“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军事谋略 孙膑兵法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孙膑兵法》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孙膑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战争的频繁,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孙膑所在的齐国,经济文化发达,孙膑为齐威王重用,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立下功劳。《史记》记载“齐
第4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兵不厌诈”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常出现的谋略。“诈”,即欺骗,这只是一种谋胜的手段。欺骗敌人,给敌人制造一种假象,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以求达到“攻其不备”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舒国,这时阖闾自大起来,想要直接攻克楚都郢。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