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
Posted 顺昌
篇首语: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

第43节
《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
“兵不厌诈”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常出现的谋略。“诈”,即欺骗,这只是一种谋胜的手段。欺骗敌人,给敌人制造一种假象,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以求达到“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目的。
公元1140年,南宋大将刘锜率军坚守顺昌,以阻止金兵的大举南侵。
金兵在金兀术的指挥下到达距顺昌20里的东村,准备围攻顺昌。
刘锜见敌人初来乍到,便决定趁敌立足不稳,先发制人。这天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闪电不时划破夜空。
刘锜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雨夜杀敌的计策。
黄昏,天下起倾盆大雨,刘锜派出的500精兵乘着雨夜摸进村庄,闯入金营,一阵刀斧挥舞,正在酣睡的金兵被砍得鬼哭狼嚎,乱作一团。
金将怕中了宋兵的埋伏,下令金兵后退15里扎营。第二天晚上,刘锜又如法炮制,挑选100名精兵,每人带短刀一把,竹哨一个,冒雨摸进敌人的营帐。在敌营中,他们趁闪电亮时就猛吹竹哨,大杀大砍。闪电一灭,就潜伏不动。
金兵在黑暗中被动挨打,气急败坏,奋力挥舞刀枪砍杀起来。结果,整整一个晚上,金兵不停地混战,自相残杀,直杀得血流成河,尸骸纵横。其实,100名宋兵早已安全离开金营。到了天亮,营中不见一个宋兵,金将才知道上了当,懊悔莫及,只得退兵休整。
相关参考
第1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力拼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公元前630年,晋国晋
第25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田单“火牛”败燕军“出奇制胜”就是动用特殊的手段,以变幻莫测、出人意料的谋略战胜敌人。能不能活用“奇正”之术、出奇制胜,是检验战场上各级指挥官是否高明的试金石。战国时期,
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其人其事孙子(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根据史书记载,孙子的先祖陈完原本是周朝时中原地区的一个诸
第8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
第7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马谡失街亭所谓“衢地”,乃敌我与第三国的交界之处,临敌军,附临国,占据了它,就掌握了主动权,故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有一著名战例——“街亭之战”。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街
第49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在战争中,利与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孙子认为,将帅用兵,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十分弱小的兵力与袁绍大军相峙于官渡。曹操十分清晰地
第31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王翦灭楚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凡先处战
第16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王霸不战胜强敌“知彼知己”是兵家行军打仗最基本的常识。在军事纷争中,只有做到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才能清晰地预测战争发展的方向,并由此制定详细的战略,掌握主动,以最小的
第2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李牧积蓄力量战匈奴足够的军事实力是歼敌的必要条件。在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击败敌人时,要尽量避免与敌直接交战,在退守中扩充力量,一旦抓住有利时机,便英勇出击。战国末期,赵国名
第61节《孙子兵法》与军事——李光弼治军治军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文”,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还包括爱护和奖赏士卒;“武”,即用军纪、军法约束士卒。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谁用得巧妙,谁就是胜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