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

Posted 军队

篇首语: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13节

《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

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力拼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

公元前630年,晋国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之后,已在诸侯中赢得了霸主地位。这一年,晋文公因记起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加盟楚国,出兵参战与他为敌的新仇,加之他曾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有受到郑国礼遇的旧恨,于是极为恼怒,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大国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使者,从秦、晋二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极有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

郑文公采纳了这一退兵策略,决定派富有外交经验,善于辞令的大臣烛之武前去说服秦国退兵。

当时,秦国的军队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当夜,郑国守城的官兵将绳子系在烛之武的腰上,把他送下城,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见秦穆公。穆公侍卫将他带到秦穆公面前。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二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知道自己即将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的话,我就不用来见穆公您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之利弊。他接着说:“您知道,我们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我们疆土将只能被晋国占领。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它的实力就会比现在更强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您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对贵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况且,晋国的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当年晋惠公在逃亡中曾请求穆公您的帮助,答应在事成之后以黄河以外的五座城作为酬谢。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晋惠公回国后不仅赖掉了这些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对抗。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他们今天灭了郑国,往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难保明天不会向西边的秦国扩张。您如果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交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尽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有何危害呢?”

烛之武的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确实于己无利。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和郑国订立了盟约。秦国军队悄悄地班师回国了,还留下了杞子等三将军带领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秦穆公不辞而别,非常气愤,怎奈孤掌难鸣,于是也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烛之武的烛之武的评价_烛之武退秦师

  本名:武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郑国  主要成就: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  官职:圉正烛之武的人物介绍  烛之武,烛地叫武的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

历史军事 烛之武退秦之后秦军不甘,再次前偷袭为什么又退回来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烛之武退秦后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交战,最终是晋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会合诸侯。但是让晋国没有想到的是,与自己打败的楚国相交好的陈国,蔡国和郑国的三国国君

巧舌如簧,国家危亡之际,他凭一张嘴说退了数万秦军

巧舌如簧,国家危亡之际,他凭一张嘴说退了数万秦军接下来的几期给大家说几个齐桓晋文称霸时期比较出名的战役,今天咱们说的这场战役也是大家必要熟悉的一场战役,即秦晋伐郑,在此期间发生了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辱使命的故事

历史人物不辱使命的故事有唐雎不辱使命、苏武出使匈奴、晏子使楚、张骞出使西域、烛之武妙语退秦师等。1、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

历史百科 弦高犒秦师

秦穆公在百里奚等贤臣辅佐下,秦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进步。但由于地处西陲,穆公就一心想向东边扩展。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30年),秦穆公应盟主晋文公之约,出兵合围郑国,被郑国大夫烛之武巧言劝阻,于是

春秋战国 郑弦高计退秦师

郑弦高计退秦师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和郑文公相继去世。趁着两国办丧事的机会,又有人劝秦穆公出兵讨伐郑国。原来,郑国同秦国单独订立盟约后,很快又投靠了晋国。这可把秦穆公气坏了,总想伺机

春秋战国 烛之武妙语说穆公

烛之武妙语说穆公城濮之战后,晋国的威望大大提高,被公认为诸侯的霸主,周襄王命他为诸侯之长。从此,晋国所发动的一切战争,都被冠以“恭行天罚”的动听辞藻。这时,楚国虽然元气大损,但它毕竟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名的弼马温,不是孙悟空而是烛之武

历史上因为养马的出名的人才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孙悟空,那人家养的还是天马,不过孙悟空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且养马只是他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份工作而已。而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早前养马、后来才能显现出来知名人物里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田单“火牛”败燕军

第25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田单“火牛”败燕军“出奇制胜”就是动用特殊的手段,以变幻莫测、出人意料的谋略战胜敌人。能不能活用“奇正”之术、出奇制胜,是检验战场上各级指挥官是否高明的试金石。战国时期,

军事谋略 孙子与《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其人其事孙子(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根据史书记载,孙子的先祖陈完原本是周朝时中原地区的一个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