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郑弦高计退秦师
Posted 军队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郑弦高计退秦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郑弦高计退秦师
郑弦高计退秦师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和郑文公相继去世。趁着两国办丧事的机会,又有人劝秦穆公出兵讨伐郑国。
原来,郑国同秦国单独订立盟约后,很快又投靠了晋国。这可把秦穆公气坏了,总想伺机报复,但又不愿意跟晋国撕破脸皮,只好暂时忍耐。现在听说晋文公去世,心里就痒痒的。
鲁僖公三十四年,恰好留在郑国的杞子等三位将军也送来了情报,说他们接管了郑国北门的防务大权。要是秦国派兵前来偷袭,定能一举成功。
秦穆公为此召集大臣商议。两位经验丰富的老臣蹇(jiǎn)叔和百里奚都表示反对。
蹇叔激动地说:“调动一支庞大的军队去偷袭一个远方的国家,这样的事情在战争史上还不曾有过。我们赶得精疲力竭,对方早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他们以逸待劳,我方被动挨打,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再说,军队劳而无功,士兵们必定产生怨恨情绪。到那时,秦军进退两难,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秦穆公求战心切,不听蹇叔的忠告,立即下令,以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副之,率领三百乘兵车,悄悄地向郑国开拔。
当秦国的大军从北门出发时,蹇叔和百里奚哭着对出征的将士说:“我只能见到你们出去,却见不到你们回来了!”
秦穆公生气地骂道:“老不死的东西,你们懂得什么,要是你们早死,坟头上的树已经成材了!”
蹇叔对孟明视等人说:“此次东征,晋国人必定在崤(xiáo)山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有南北两山:南面的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的一座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肯定会死在这两山之间的狭谷中。到时候,我会到那里去为你们收尸的!”
这年春天,秦国的军队经过周都洛邑的北门。战车上的武士虽然脱盔下车,不待战车停下,这600名武士又争先恐后地跳了上去。周朝的王孙满当时还是青年,见了回去对周襄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无礼,看来,非打败仗不可。”
不久,秦国的大军到了滑国(今河南偃师南)国境。一天,突然有人飞报孟明视,说是郑国使臣弦高求见将军。
孟明视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怎么这样快就知道我们来了呢,莫非有人走漏了风声?”连忙着人将弦高请来。
这弦高哪里是什么使臣,只不过是郑国一个做牲口生意的人。这天,他正驱赶着牛群去京都洛邑贩卖,途中遇到一位从秦国来的朋友蹇他,闲聊中了解到秦国已经出动大军偷偷进攻郑国。弦高心里非常焦急。他想:“国君文公刚刚去世,朝廷忙于丧事,定然缺少戒备。我得赶紧回去报告。”可转念一想:“不行,军情紧急,路途遥远,时间已经不等人了。”
办法也是逼出来的。他急中生智,一面派人乘驿传车赶回国都报信,一面挑选了4张牛皮和12头肥牛,向秦军开拔的方向迎了上去。
孟明视见了弦高,问道:“你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弦高回答说:“我是奉郑国国君的命令特来慰劳贵军的。现送给您上等牛皮4张,肥牛12头,聊表心意。”
孟明视叫左右收下了礼物,然后对弦高说:“贵国国君新丧,我们国君怕你们受到晋国侵扰,所以派我领兵前来援助。”
弦高说:“郑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为了自己的安全,提高警惕,日夜防守。要是有人偷袭我们,那他就是自投罗网,绝不会有好的结果。请将军尽管放心好了。”
孟明视说:“按照你的意思,郑国如此自信,就不须我们秦军的帮助了?”
弦高说:“如果秦军一定要开到郑国去,敝国虽不富裕,但可以供应你们的粮食和柴草,还可以负责你们的安全。”
孟明视见郑使态度不卑不亢,心想:郑国一定有了防备。便向西乞术、白乙丙二人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对弦高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们这次是来攻打滑国的,与郑国毫无关系。请回去转告你们国君,就说孟明视感谢他的馈赠。”
郑弦高告辞后,孟明视立即下令进攻滑国。西乞术、白乙丙还没摸清头脑,不知他在玩些什么花样,便向孟明视请教:“为什么改变作战计划呢?”孟明视说:“咱们千里跋涉,不辞辛劳,就是为了出其不意,里应外合,轻而易举地灭掉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戒备,因此不能莽撞行事。否则,非但不能取胜,还有可能陷入困境。现在我们改向滑国进兵,不必付出更多代价,还可掳掠财物回去,也好向主公交差。”
秦军一举攻灭了滑国。
郑国新嗣位的穆公接到弦高的报告后,不禁大吃一惊,便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逢孙、杨孙这伙奸细,早已收拾好了行装,磨利了兵器,喂饱了战马,做好了给秦军作内应的一切准备工作。
郑穆公听说,便派皇武子等人前去拜访。他们客客气气地说:“诸位在敝国逗留的时间不短了。你们对郑国的恩情我们将永志不忘。现在,郑国的粮食和牛羊都吃完了,无法保证对你们的供应。听说秦国大将孟明视已经带兵灭了滑国,你们快赶去同他们会师吧!”
杞子听了,大惊失色,知道偷袭郑国的机密已经泄漏,郑人有了防备。眼看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只得连夜逃走。
这年四月初,满载而归的秦国军队到了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果然不出蹇叔所料,新即位的晋襄公采纳了先轸的意见,把丧服染成黑色,亲自统率大军在崤山设伏,秦军全被歼灭。孟明视等三员大将当了晋国的俘虏。
至此,一场偷袭郑国的战争便结束了。
弦高虽是一个普通商人,却热爱自己的国家,凭借超群的才智和胆识,巧妙地应付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挫败了敌国的偷袭阴谋。他的事迹,一直受到史家的赞扬和人民的称颂。
相关参考
第1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力拼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公元前630年,晋国晋
烛之武退秦师——晓之以利,动之以益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联合进攻郑国。当时,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边,晋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西边。处于团团包围之中的郑国十分危急,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
秦穆公在百里奚等贤臣辅佐下,秦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进步。但由于地处西陲,穆公就一心想向东边扩展。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30年),秦穆公应盟主晋文公之约,出兵合围郑国,被郑国大夫烛之武巧言劝阻,于是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
历史人物不辱使命的故事有唐雎不辱使命、苏武出使匈奴、晏子使楚、张骞出使西域、烛之武妙语退秦师等。1、唐雎不辱使命。唐雎,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
弦高犒师 弦高,为春秋时郑国商人。公元前627年,弦高去成周经商,及滑,路遇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代表,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以示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穆公派孟明发动军队袭击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发现后,假托郑伯的命令,用12头牛犒劳秦师。秦国将领因此起疑心,认为郑国已经知道了秦军的袭击,一定加强防备,进兵便不会取胜。于是,
这以后,秦晋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在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中,秦还出兵援晋,为战争胜利出了力。应该说,没有秦穆公的支持就没有晋文公的君位,也难成晋文公的霸业。>> 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历史军事 烛之武退秦之后秦军不甘,再次前偷袭为什么又退回来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烛之武退秦后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交战,最终是晋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会合诸侯。但是让晋国没有想到的是,与自己打败的楚国相交好的陈国,蔡国和郑国的三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