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

Posted 佤族

篇首语:如果终止了学习,人就结束了成长的进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

2、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撷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一些谷种,并且传授他们种植方法和技术。不知为什么,傣族和拉祜族都种出谷子来了,吃上了大米饭,可佤族却没有种出来。

于是,头人就去找那位皇帝问清原因,那皇帝告诉他:“种植谷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想种出谷子,获得丰收,就要勤劳勇敢,精耕细作,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牺牲。”皇帝又教佤族如何备耕种植,同时又给头人一些新的谷种。播种之前,佤族头人按照皇帝教他的方法和备耕技术去做,把皇帝所说的“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牺牲”,理解成要弄死个把人,再用人头来献祭谷魂。于是,头人就派人四处寻找头发长得好,胡须比较浓密的人,找到后就把这人的头颅砍下,并认真进行了敬祭谷神的隆重仪式。这一年,因风调雨顺,旱谷出苗整齐,苗棵茁壮,长势喜人。佤族真的种出了谷子,而且获得很好的收成。

这次佤族头人又去找皇帝报喜,皇帝又告诉头人说:“你们种出谷子了,并获得了丰收,这是山神赐给你们的,你们要认真的拜献山神,让山神真正给你们谷魂,你们就永远可以吃上大米饭了。

同时你们丰收了,千万不能忘记山神,在你们祭谷魂时,一定要请山神跟你们一起吃,要把山神当作你们的母亲一样。”可是,头人不知道皇帝说的山神在哪里,又问皇帝,皇帝又说:“山神就在你们寨子头那棵大树上歇息着,你们每到要下种、收割的时候,或是遇到村寨的重大事情,必须到山神那里祭拜,求得它保佑你们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事事顺利。”

因此,到现在佤族就把拜雷公、献山神、祭谷魂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直流传于阿佤山并在民间保留下来,这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是一种典型的佤民族古代传承文化。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绘画的原料是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山峦、大地、手印等图案,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劳动、文化、社会生活的各种场面,构图简练,古朴自然,粗犷奔放。从图像的线条推测,先民作画时,大的部分用手指作画、细的则用树枝、竹片描绘。

人物图形的描绘,均守正百律,以单色勒和单线加平涂,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表现人物所从事各种活动。其中部分有头饰、尾饰,所绘人物使用的工具多为竹、木、石、角制品。动物则强调角、尾、耳等特征,牛的双角、象的长鼻、猪的肥肚、虎豹之类的长尾,都有形象的表现。从崖画的图像看,几乎概括了原始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时期时代过渡后,从渔、猎、采集经济发展到驯化动物和培植植物的社会生活画面。

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图形个体小的只有5厘米,大的可达30厘米。各地点图像距地面2至10米左右,画面大的高3米,长27米,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大者图形数以百计。大的崖画点可分为若干画区和画面。沧源崖画的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我国迄今发现年代较早的原始崖画

据考证,这些崖画是3000年前,新石器晚期,当地先民们的作品,是云南省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也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较早的原始崖画。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价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参考

佤族木鼓是怎样产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

佤族“木鼓”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各种民族器光中,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在同一个村寨中有几个木鼓房的情况。现在

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

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

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

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

佤族木鼓是怎样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在同一个村寨中有几个木鼓房的情况。现在的西盟,仅“司岗里佤族村庄”就存有上百只木鼓...

佤族木鼓是怎样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在同一个村寨中有几个木鼓房的情况。现在的西盟,仅“司岗里佤族村庄”就存有上百只木鼓...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揭秘“司岗里”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揭秘“司岗里”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