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传说: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Posted 佤族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民间传说: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民间传说:佤族江三木落的故事
相传人类刚从司岗里出来的时候,是不会盖房子的,有的住在石洞里,还有的直接露宿山林,风来了风吹,雨来了雨淋,还经常被野兽侵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苦。落(人名)是部落中的一个老人,十分聪明,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焦急,但他老了,眼睛又瞎了,已经无能为力。他的儿子们决定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这种现状。但老大、老二在尝试失败后羞愧难当,离开部落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三木落(人名)是落的第三个儿子,哥哥们走后,他不得不一个人上山打猎、采野菜、摘野果养活老父亲。同时,他还为人们能够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继续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尝试。他用树枝搭的棚子不遮风也不挡雨,他用石头垒起来的房子不牢固,一碰着就会倒塌,根本不能住,他建房的尝试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也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上山找吃的回来,在勐梭龙潭边的一棵树下躺着休息。突然,他看见一个被人们叫做“落”的蜘蛛在结网,只见“落”先用几条粗丝做出一个架子,然后围着这个架子一圈一圈地绕,最后绕出一个密密的网。“落”就藏在网中间,风吹过来因为有粗丝连在树枝上,网不会掉,三木落觉得有意思,在网上洒了几滴水,水也淋不着“落”。三木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回到家后,他用粗大的木头,竹子做柱子,砍柱子做墙,割茅草盖在屋顶上,房子就盖成了。
他把这个发现交给其他人,从此人们就会盖房子了。三木落教会了人们盖房子,人们都很尊重他,有什么事情都找他解决。因为他为人非常公正,又聪明,什么事他都能解决得让大家满意,于是大家都称赞他是“江三木落”,就是“公正,聪明,伟大的三木落”的意思。;再后来,人们在夸一个人好的时候,也喜欢说“江三木落”。
注释:
江三木落中的江字,佤语是公平、公正的意思;三木,佤族人名,指排行第三的儿子;落,佤语指一种蜘蛛,在本故事中指三木落的父亲名字叫“落”。按佤族取名的习惯,“三木落”即“落”这个人的三儿子之意。在佤族传说中,三木落是一个英雄,是人类第一个懂得盖房子住的人,相当于汉族远古神话中的有巢氏。
相关参考
在远古时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撷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一些谷种,并且传授他们种植方法和技术...
佤族建房传说有几种说法,人类从司岗(山洞或葫芦)出来后受到岩燕搭巢的启示建盖房屋;一种叫“来改”的鸟教会人们建盖房屋;另有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三下西南,当时佤族先民吃的是山果野菜,住的是岩洞或树荫下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短笛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
短笛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缅甸的佤族居住在金三角缅甸掸邦东北部,与中国云南西南部边境接壤。约在北纬22℃~23℃、东径98℃~100℃,缅甸萨尔温江和中缅边界界河南卡江之间的纵山峻岭地带。佤原意为“住在山巅的人”,佤族的村寨一
关于族源,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据西盟地区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思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鼓风情园表演歌舞,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