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
Posted 事变
篇首语: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邹韬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邹韬奋
邹韬奋邹韬奋(汉语拼音:Zou Taofen,1895~1944),中国记者,出版家,政论家。原名恩润。原籍江西余江,出生于福建永安。1912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9年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改学文科。1921年毕业。次年到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1926年接办该社出版的《生活》周刊。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九一八事变后,马君武积极宣传抗日救亡。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不久被迫出国流亡。1935年回国,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大力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11月被捕,为七君子之一。七七事变爆发后获释。1938~1940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相继在上海、武汉、重庆、香港等地主编《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因主张民主自由、反对国民党,各地生活书店先后被封。1941年出走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内地。1942年到达苏北解放区。1943年初赴上海治病。1944年7月24日病逝。遗言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接受其请求,追认入党。主要著作编入《韬奋文集》(3卷)。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韬奋全集》(14卷)。
“邹韬奋423375” 1相关参考
邹韬奋,为建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百位英雄之一,主要从事教育、编辑相关的工作,其生平致力于宣扬正义之声,抨击黑暗势力,面对敌人的威迫毫不畏惧,纵观邹韬奋简介,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在笔尖上作战的英勇战士。>>
今日人物11月5日,邹韬奋、赵朴初,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124年前,1895年11月5日:data-filtered="filtered"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出生于福建永安。邹韬奋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邹韬奋,中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江西省余江县人,1895年11月5日出生于福建长乐。其父清末曾任福州候补盐大使、浦城盐大使,后在北京财政部任科长,曾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集资筹办纱厂,结果欠了巨债,终生潦倒。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宣告国民党文化“围剿”的破产。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马相伯、沈钧儒、邹韬奋等280余人发表救国宣言,对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表示同情,坚持国家领土和
七君子事件(汉语拼音:QijunziShijian),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7人的事件。因为
1936年7月15日,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的文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合红军,共同抗日。对此爱国之举,国民党政府竟以“危害民国”罪,于1
一、历史上的今天七月二十四1901年7月24日总理衙门正式改为外务部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在上海逝世1953年7月24日法国伞兵包围谅山1901年7月24日总理衙门正式改为外务部1944年7月24
?新生》周刊是由东北实业家、著名爱国志士杜重远于1934年2月创办的。杜重远原是东北一位精干的实业家,又是邹韬奋所创办的爱国刊物《生活》周刊的热心读者。“九·一八”事变后,杜重远流亡到上海,不久就积极
党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5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1月23日党史回眸1、1936年11月23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