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怎么死的 文彦博的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

Posted 太师

篇首语: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怎么死的 文彦博的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怎么死的 文彦博的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

  本 名:文彦博

  别 称:文潞公、文忠烈

  字 号:字宽夫 号伊叟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宋人

  出生时间:1006年10月23日

  去世时间:1097年6月16日

  主要作品:《文潞公集》

  主要成就:历仕四朝,出将入相

www.cha138.com

  祖 籍: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

  官 职: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封 爵:潞国公

  谥 号:忠烈

  信 仰:佛教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相关参考

宋朝 文彦博生平简介?文彦博历史评价?

文彦博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小儿正在击球戏耍,你踢一脚,我踢一脚,玩得开心极了。忽然球掉进了树洞里,树洞太深了,孩子们的小手怎么也够不着底。正焦急间,只见一个男孩提了桶水来倒入洞中,大家一齐帮忙,树洞灌满

北宋贤相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文彦博  别名:宽夫、伊叟  谥号:忠烈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汾州介休  出生时间:公元1006年  去世时间:公元1097年  父亲:文洎 

历史秘闻 一代贤相为三川口之战的英魂直接把叛徒脑袋砍下

北宋有一高官,名叫文彦博,史书记载「”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文彦博的祖先本来是姓敬,因为避讳皇帝的名号,所以改为文彦博。文彦博的特点就是为官时间特别长,他

宋朝 宋代·四朝将相文彦博

四朝将相文彦博文彦博是汾州介休人,字宽夫。天圣年间举进士,知翼城县,累迁殿中侍御史。宋夏战争爆发后,上疏极论将权不专、军法不严之弊。以直史馆为河东转运副使,秉承父志,继续修复麟州饷道,储备大量粮食,并

为什么文彦博要往树洞里灌水

文彦博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他从小就注意观察,善于动脑筋。  有一次,文彦博和小伙伴们玩球。正玩得带劲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使劲一脚,只见球儿骨碌碌地滚进了树边的一个洞穴里。  小伙伴们你挖我掏,却怎么也够

历史人物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是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的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文彦博出生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去世于宋哲宗绍圣四年,一共活了九十二岁,绝对算的上是高寿。  文家原本姓敬,不过后来为避圣上名讳,于是

宋朝历史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老人政治”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老人政治”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对热事态做冷处理 名相文彦博雪夜巧化危机

文潞公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沮,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明冯梦龙《智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