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事态做冷处理 名相文彦博雪夜巧化危机

Posted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对热事态做冷处理 名相文彦博雪夜巧化危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热事态做冷处理 名相文彦博雪夜巧化危机

文潞公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沮,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

明冯梦龙《智囊上智部》

文潞公就是文彦博,也是北宋名相,有贤能名声,又长寿,活到了92岁,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长达半个世纪,大为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所羡慕。宋神宗的时候,文彦博已经八十高龄,气色仍很好,宋神宗好奇地问他:“文老先生,你有什么养生之道啊?”文彦博淡淡地说:“做人做事不过分,恰到好处,这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文彦博为人做事确实如此镇定,对于事态拿捏得准。有一年,文彦博担任成都地方长官。当时正是隆冬大雪,文彦博大宴宾客,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都没有结束。那些跟从的士卒可能被冻坏了,不由得大发怨言,甚至把亭子都拆了当柴烧来取暖。一位军校把这个紧急情况报告给文彦博,当时在席的宾客都吓得两股颤颤,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说到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历史背景,因为四川一带在北宋前期一直不太稳定,赵匡胤的军队进入四川时,与当地人也有摩擦,后来曾发生过震动全国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所以宾客们担心士兵造反不是没有道理。文彦博却镇定自若,慢吞吞地说:“天气确实冷,把亭子拆了烧火取暖也怪不得他们。”说完,他继续饮酒,神色自若,跟之前没什么区别。

本来这群士兵想要激怒文彦博,趁着进行弹压的时候起哄闹事,把事态扩大,文彦博却不跟着他们的思路走,反而进行冷处理。士兵们的气焰立即降下去了,因为没有找到任何作乱的借口。

文彦博等事态平息后的第二天才慢慢查出第一个动手拆亭子的人,把他打了一顿板子后,驱逐出去了事。

文彦博所谓的不过火,表现出来在处理事情上,就是对热事态做冷处理,让对方找不到捣乱的借口,等对方的高峰过后,再做处理。你挑起矛盾,但我不跟着你设置的矛盾走,待事态趋向平静后,自然就好处理了。

相关参考

北宋贤相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文彦博  别名:宽夫、伊叟  谥号:忠烈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汾州介休  出生时间:公元1006年  去世时间:公元1097年  父亲:文洎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是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的?文彦博的小故事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文彦博出生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去世于宋哲宗绍圣四年,一共活了九十二岁,绝对算的上是高寿。  文家原本姓敬,不过后来为避圣上名讳,于是

宋朝 文彦博生平简介?文彦博历史评价?

文彦博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小儿正在击球戏耍,你踢一脚,我踢一脚,玩得开心极了。忽然球掉进了树洞里,树洞太深了,孩子们的小手怎么也够不着底。正焦急间,只见一个男孩提了桶水来倒入洞中,大家一齐帮忙,树洞灌满

宋朝 宋代·四朝将相文彦博

四朝将相文彦博文彦博是汾州介休人,字宽夫。天圣年间举进士,知翼城县,累迁殿中侍御史。宋夏战争爆发后,上疏极论将权不专、军法不严之弊。以直史馆为河东转运副使,秉承父志,继续修复麟州饷道,储备大量粮食,并

为什么文彦博要往树洞里灌水

文彦博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他从小就注意观察,善于动脑筋。  有一次,文彦博和小伙伴们玩球。正玩得带劲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使劲一脚,只见球儿骨碌碌地滚进了树边的一个洞穴里。  小伙伴们你挖我掏,却怎么也够

历史人物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是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的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文彦博出生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去世于宋哲宗绍圣四年,一共活了九十二岁,绝对算的上是高寿。  文家原本姓敬,不过后来为避圣上名讳,于是

宋朝历史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老人政治”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老人政治”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历史人物 北宋最大的禁军造反事件,文彦博活捉王则一举成名

北宋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政局进入相对平稳的一个阶段,小人党们大获全胜,西北又和西夏达成和议,天下暂时太平,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开始享受难得的太平生活。>谁知安定祥和的日子不到两年,公元1047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