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Posted 汉军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137), 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 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元初二年(115)秋,羌人复起>大败汉兵。虞诩针对羌骑行动快速的特点,献计改编汉军,主张罢诸郡兵,令其部卒出钱代役,20人购1马,组成骑兵1万。朝廷用其计>遣将击败羌兵。升武都太守,奉命领兵3000继续攻羌。进至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被羌兵阻于崤谷。虞诩诈称固守待援,趁羌兵松懈,昼夜兼程>越过险隘。沿途逐日增灶,虚张声势,羌兵以为汉军日增,不敢紧追。至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被万余羌人围攻。令先发小弩示弱,诱羌人近前,再发强弩,使20强弩共射一人,所发皆中。乘羌人惧怕之时,出击获胜。又令兵从东廓门出、北廓门入,更换服装后又另门出入,以显示兵卒众多。料羌兵将退,遣军设伏河岸,乘其半渡袭击,大获全胜。后在武都郡(今甘肃南部)险要地筑营壁180所以备战,并招还流民,放赈济贫,开凿漕渡,一郡遂安。顺帝时,为司隶校尉、尚书仆射,纠举违法,不避权贵。为人刚直,虽三遭刑罚,终生不改。永和初迁尚书令,不久卒。>相关参考
虞诩虞诩是东汉时期著名将领,曾在平定朝歌叛乱、增灶计大破羌军等方面贡献卓越,他治理武都、开通水运、绥聚荒余,组织邓骘放弃凉州。一生宦海沉浮,尽管多次被斥责、惩罚都刚正不阿,直至公元141年去世。虞诩的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
中文名:虞诩 别名:虞升卿、定安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 逝世日期:公元137年(东汉永和二年) 职业:将领www.cha138.com 主要成
文武双全的虞诩虞诩是东汉中期的名将,他是陈国武平人,12岁的时候就能通读《尚书》。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对奶奶非常孝顺,县里推举他为顺孙,表彰了他。陈国国相认为他是个能人,想任用
虞诩虞诩出生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是东汉时期的名将,著有《请复三郡疏》《荐左雄疏》《上疏谏输义钱》等作品,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耿直不屈。那么虞诩有什么故事值得我们记住?虞诩为武都郡>公
虞诩巧布疑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东汉丧失了西汉帝国的铁血豪情之后,经常被西北的羌人“欺负”。公元115年,掌权的邓太后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决定任命有将帅之才的虞诩为西北重镇武都的太守,
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带兵的谋略,任命他为武都太守东汉中后期,西北的羌人经常攻掠汉朝的边关。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驻守三辅的屯骑校殿班雄(班超之子),以及左冯诩征西将军司马钧,护羌校尉宠参,因合作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虞诩奇谋破羌兵的故事。 公元114年至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池,汉安帝刘枯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朝歌长虞诩对任尚建
公元115年,羌人进攻武都郡。朝廷派虞诩去作武都太守,要他设法尽快征服羌人。虞诩带领3000人马,进到陈仓以后,突然被数千羌兵拦住了,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