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虞诩巧布疑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Posted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虞诩巧布疑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虞诩巧布疑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虞诩巧布疑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东汉丧失了西汉帝国的铁血豪情之后,经常被西北的羌人“欺负”。公元115年,掌权的邓太后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决定任命有将帅之才的虞诩为西北重镇武都的太守,前去遏制越来越嚣张的羌人。

一直满怀报国热情的虞诩欣然领军赴任,而彪悍的羌人对虞诩显然也抱有极大的“热情”。在虞诩赴任的途中,羌人就按捺不住了,决定抢先下手,迅速派出大军到陈仓、崤谷一带进行阻截。面对为数不少的羌人,还在途中的虞诩并不愿意正面发生战事。到了陈仓,虞诩按兵不动,让军队驻地休养,并且放出风来要向首都洛阳请求增加大批援兵。一看这架势,深入汉地的羌人也心慌了,可是来都来了,不能空手而归。于是,羌人决定看看形势再说,先分兵掠夺周边的几个县,捞点油水。

趁着羌人抢掠之机,虞诩旋即让士兵急行军,日夜兼程地赶往武都,一日要行一百里。这时候,士兵们出现了怨言,更让他们不解的是,虞诩还命令士兵每人第一天造两个灶,以后每天增加一灶。士兵们不解其故,都有些情绪,于是集体到虞诩的帐前询问其故。虞诩淡淡一笑,耐心地解释道:“那么多羌人来堵截我们,而我们就这点兵力。疲乏的行军途中就进行战斗,我们都没做好准备,因此只能迷惑敌人。一旦我们行军速度慢下来,敌人就会追上来,到时候敌军就会发现探明我们的底细,我们就会吃大亏。而我们急行军后,敌人短时间内很难分清我们的行进路线,也就不敢贸然追踪。”士兵们点头称是,于是又问增加灶的数量的原因。虞诩大笑起来,朗声说:“这样做也是为了迷惑敌人。敌人一贯都喜欢根据灶的数量来推测军队的数量。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天的灶都在增加的话,敌人就会以为我们的援兵越来越多,这样就不敢贸然跟我们交战。历史上,孙膑就曾经通过‘减灶’来迷惑敌人,现在我们通过‘增灶’同样可以迷惑敌人,让敌人不了解我们的真正实力。”士兵们深为叹服,都自愿依计行事。果真,羌人没敢再进行堵截。

到达了武都,这时候的虞诩兵力还不足三千人,而羌人的兵力却有一万多人。面对这种局面,虞诩知道硬拼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战而退敌是上策,然而让虎视眈眈的羌人自动离去谈何容易。不过,有一点虞诩是很清楚的:对于彪悍的羌人,只能用更彪悍的姿态和实力才能震慑住他们。那时,羌人才有可能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终于,虞诩心生一计,他想在虚实之间再次“放大”自己军队的实力。

虞诩迅速集合武都城内所有的士兵,让他们列出威武的队形,穿上统一的军装,声势浩大地巡城。军队从武都的东门出城,然后再从武都的北门进城。而在这个过程中,虞诩玩了一个小小的“把戏”:他让士兵们在中途再统一换上新的军装,这样,来来回回走了几次。这番举动,一下子把暗中窥视的羌人弄傻了了眼。羌人觉得这一次汉军数量实在太多了,于是决定放弃武都,撤兵回朝。

从此,虞诩声名大噪,朝野上下都对其尊崇有加。

谋略智慧

历史巧布疑兵的战例不少,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隐藏自己的实力,使敌人不敢贸然进攻。敌人越是摸不清自己的底细,就越不敢轻举妄动。在对敌人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之后,己方往往能够出奇制胜,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关参考

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带兵的谋略,任命他为武都太守

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带兵的谋略,任命他为武都太守东汉中后期,西北的羌人经常攻掠汉朝的边关。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驻守三辅的屯骑校殿班雄(班超之子),以及左冯诩征西将军司马钧,护羌校尉宠参,因合作

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

历史人物 虞诩简介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尚书令虞诩生平

  (?~137),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

军事谋略 左宗棠化用“空城计”——虚虚实实,无中生有

左宗棠化用“空城计”——虚虚实实,无中生有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在用兵方面颇有谋略,有“今亮”(当今诸葛亮)之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生涯中,他还学着诸葛亮,也唱了一出“空城计”。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

历史人物 虞诩简介 虞诩怎么死的 虞诩增灶破羌兵 虞诩增灶

  中文名:虞诩  别名:虞升卿、定安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  逝世日期:公元137年(东汉永和二年)  职业:将领www.cha138.com  主要成

历史人物 虞诩为武都郡 虞诩的故事

虞诩虞诩出生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是东汉时期的名将,著有《请复三郡疏》《荐左雄疏》《上疏谏输义钱》等作品,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耿直不屈。那么虞诩有什么故事值得我们记住?虞诩为武都郡>公

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虞诩的子女 历史上对虞诩的评价

虞诩虞诩是东汉时期著名将领,曾在平定朝歌叛乱、增灶计大破羌军等方面贡献卓越,他治理武都、开通水运、绥聚荒余,组织邓骘放弃凉州。一生宦海沉浮,尽管多次被斥责、惩罚都刚正不阿,直至公元141年去世。虞诩的

帝王故事 李世民巧施疑兵计

  隋朝末年,隋炀帝为了炫耀武功,寻欢作乐,经常兴师动众,远出巡游。  有一次,他北巡雁门关(今山西代县),路上忽然遇到一大队突厥兵。隋朝将士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结果一触即溃,不得不退回关内。突厥兵乘

帝王故事 李世民巧施疑兵计

  隋朝末年,隋炀帝为了炫耀武功,寻欢作乐,经常兴师动众,远出巡游。  有一次,他北巡雁门关(今山西代县),路上忽然遇到一大队突厥兵。隋朝将士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结果一触即溃,不得不退回关内。突厥兵乘

初中历史 解鞍坐地迷黠虏 巧布圆阵挫强敌

解鞍坐地迷黠虏 巧布圆阵挫强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名为《出塞》的七绝是盛唐诗人王昌龄写的。后人推崇它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的后两句意思是,只要是攻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