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虞诩增灶示强摆脱羌兵

Posted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虞诩增灶示强摆脱羌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虞诩增灶示强摆脱羌兵

    公元115年,羌人进攻武都郡。朝廷派虞诩去作武都太守,要他设法尽快征服羌人。虞诩带领3000人马,进到陈仓以后,突然被数千羌兵拦住了,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

    虞诩为了摆脱敌人,大造已向朝廷申请援兵的舆论,等援兵到达后再向武都进发,并有意显示驻守待援的姿态。这样一来,羌兵被迷惑了,就放弃了对汉军的堵截。虞诩乘机领兵疾进,并命令部队每日成倍地增加锅灶。部下们对此很不理解,向虞诩问道:“兵法规定每天行军30里,以保持体力,防止敌人袭击。您却每天行军百里以上。过去孙膑用减灶的计策骗了庞涓,您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天增灶,这是什么意思呢?”虞诩解释说;“打仗都使用互相欺骗的方法,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现在羌兵很多,我军兵力不足,如不快速行动,就会被敌人纠缠,陷于被动。如快速行军,就容易摆脱羌兵的跟踪追击。每天增灶,羌兵就会误认为武都已派来部队救援,而不敢轻易与我交战,我军就会顺利前进了。至于过去孙膑减灶,那是为了示弱,我今天增灶是为了示强。因为情况不同、欺骗的手段也就不应该一样,但目的都是为了迷惑放人。”果然不出虞诩所料,羌兵得知汉军每天增灶,真的以为武都派兵来救援,随即停止了追击。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 任尚改制胜羌兵

   公元前2世纪初,羌人长期作乱,并常常兵指西汉的京城长安。朝廷派将军任尚前去平叛,任尚与羌人作战8年之久,毫无建树。   这时,郎中虞诩

虞诩奇谋破羌兵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虞诩奇谋破羌兵的故事。  公元114年至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池,汉安帝刘枯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朝歌长虞诩对任尚建

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

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虞诩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每到冬

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虞诩的子女 历史上对虞诩的评价

虞诩虞诩是东汉时期著名将领,曾在平定朝歌叛乱、增灶计大破羌军等方面贡献卓越,他治理武都、开通水运、绥聚荒余,组织邓骘放弃凉州。一生宦海沉浮,尽管多次被斥责、惩罚都刚正不阿,直至公元141年去世。虞诩的

汉朝历史 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

汉朝历史 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东汉名将虞诩“增灶”退敌:三千人吓退羌族大军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

中国古代战争 周世宗攻取南唐之战

   周世宗攻取南唐之战   五代末期,南唐都于金陵,据江淮30余州,地广数千里。元宗李景欲北联契丹、北汉夹击后周。周世宗柴荣为摆脱南北两

中国历史 《文武双全的虞诩》的历史故事

文武双全的虞诩虞诩是东汉中期的名将,他是陈国武平人,12岁的时候就能通读《尚书》。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对奶奶非常孝顺,县里推举他为顺孙,表彰了他。陈国国相认为他是个能人,想任用

历史人物 虞诩为武都郡 虞诩的故事

虞诩虞诩出生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是东汉时期的名将,著有《请复三郡疏》《荐左雄疏》《上疏谏输义钱》等作品,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耿直不屈。那么虞诩有什么故事值得我们记住?虞诩为武都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