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Posted 炮台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是展露了一些血性出来,证明当时也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殖民者陆续东侵。由于当时欧洲列强都已经经过工业革命,可谓船坚炮利,他们的军队武器先进,战法高明,训练有素,可谓是现代化军队。而这时的中国军队由于武器粗糙加上许久未经战阵,可谓大体战力不佳,所以在对战中往往屡战屡败,不够有时也有例外,这就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外围,可谓京津门户,乃海防重中之重,明代嘉靖年间便已经建成。道光21年(1841年),大受鸦片战争震动的清廷对其修建维护,然而效果不彰。1858年5月20日,在占领广州后,由于清朝仍不愿满足其条件,英法联军准备攻打天津来“开导”清王朝。在最后通牒被拒绝后,猛攻大沽口,此乃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清军惨败,2小时便崩溃,战死300多人,随后联军占领天津,京师大震,和各侵略者签订天津条约。
咸丰痛定思痛,决定下血本重修大沽炮台,严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署理直隶总督)前往天津整饬海口防务。在海边,岸防海口水师恢复,同时在海口设置障碍,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以最大程度阻拦敌舰。
而在岸上,海口的南北岸的炮台由原来的四座增加到七座,并安装先进重炮六十四门;另在北岸石头鏠地方新建炮台一座,作为后路策应,可以说武装到牙齿,在炮台周围堤墙全被重新加固,在设立壕沟木栅,以加强防护,严阵以待!
而英法联军方面不满足既得利益,准备估计重施,1859年6月25日,英法舰队再袭大沽口,不过这次,他们失算了!
联军自然也知道清朝加强了布防,所以还是做了些准备的,它们黎明行动,但直到下午14时才清除了路障,此时,所有炮台都静悄悄的,静的让联军心里发毛。15时许,联军司令英国海军少将贺布命令舰队航进,攻击炮台,然而这下子,他们进入了清军射程。
突然间炮火齐鸣!清军早有准备,连炮手都换成了精锐炮手,这火力如此凶猛且精准,英法联军多艘军舰被击中,伤亡人数激增。随后一艘美国军舰也加入战局,当然也被痛打,下午17时,重伤的司令贺布下令撤退,此战清军全胜。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击沉英军军舰3艘,重创3艘,联军其它舰船也多有损毁,英军死伤将近五百人,法军伤亡数十人,美军也一死一伤,而清军方面仅仅数十人伤亡,可谓大捷!
相关参考
1859年6月25日下午,渤海湾上硝烟弥漫。英法联军为“进京换约”,即到北京互换一年前签订的《天津条约》,第二次进攻大沽口(第一次是在1858年5月20日)。由于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早已做好周密的防御准备
·在海光寺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自左至右坐者:花沙纳、额尔金、桂良、西马縻各里(英军司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进行了3次大沽口之战。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始于英国借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
1859年(清咸丰九年),英、法军队在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以后,英、法资产阶级立即发出了疯狂的战争叫嚣。英国首相巴麦尊叫嚷:“我们要派一支陆海军部队攻占北京。”伦敦《每日电讯》也傲慢地宣称:“
僧格林沁,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双胜镇)人。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十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承袭科尔沁扎萨克郡王、亲王,历任御前大臣、侍卫大臣、总理行营大臣等。是道光皇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始于咸丰九年十月(1859年11月),英法政府为了对第二次进攻大沽口的惨败进行报复,分别再次任命额尔金、葛罗为驻华公使,征调大批舰艇,组成新的英、法联军,由英海军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为报复上一年在大沽口的惨败,大举侵略中国。清军屡战屡败,联军迅速推进到通州一带。9月21日,清军精锐悉出,于八里桥与英法联军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但再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大沽之战 大沽位于海河出海口,是天津的门户,在南岸建有炮台3座,北岸l座,共安炮200余门,守军3000人。在
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为报复上年大沽口惨败,英、法调集2万余名侵略军和200余艘舰船,从北塘登陆,攻陷大沽,占领天津,9月又推进至通州。9月21日,清军在连败之后,集结3万余兵力,与英法联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