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长平大战为何非要换下廉颇 而启用赵姓小毛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长平大战为何非要换下廉颇 而启用赵姓小毛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长平大战为何非要换下廉颇 而启用赵姓小毛孩?

战国后期的长平大战,由胡服骑射崛起的赵国对阵秦国,双方投入兵力都在60万左右。可以这场大战,一方面是秦国模式与赵国模式的巅峰对决,谁胜出意味着新的强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而另一方面,更直接关乎两国生死,列国存亡,因为当时能够与秦国一战、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赵国了,赵国完蛋,那么列国都将成为待宰羔羊!而这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到关键的时期,赵国为什么临阵换将,非要换下廉颇老将而启用赵姓小毛孩?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分析来看,主要原因有:

网络配图

从国家层面来看,最根本的是赵国扛不住了,廉颇的坚守消耗战,使得赵国被拖垮,国力不允许打持久战。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其战功并不显著,史料也未见廉颇在战场上如何杀敌,如何用兵如神。而其之所以称为名将,主要在于其守城之力、防御之法。廉颇打仗虽不能保证胜利,但是基本可以不败。而长平大战,廉颇率领近60万赵军深挖狗、铜墙铁壁,坚守不出,打了2年的消耗战。而赵国胡服骑射虽然国力增长很多,但是也扛不住这么大规模的损耗,因此,换掉廉颇成为必然!

从赵王层面来说,其显然没有赵武灵王的雄才伟略,而廉颇是外姓将领,其手握几乎赵国全部可用之兵,其实并不信任,并不放心。

赵国自赵武灵王在沙丘饿死后,国君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且脱离原本的改革路线,王权不断加强,而且赵武灵王善用人才的格局也被打破。在赵国朝野,有能的非宗族人才得不到重用,重用也得不到信任,赵姓宗族才是其倚重对象。所以,从赵王角度来说,廉颇手握60万雄兵又不是自己放心的人,打了两年也未有任何进展,加上秦国的离间,赵王对廉颇越来越不安。因此,当得知赵括(宗族)的才华后,果断换掉了廉颇。

网络配图

从廉颇自身层面来说,因为太过忠厚,缺乏变通,因此其人缘并不好,在朝中没有朋友,唯一的蔺相如已死。这导致,在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为其说话!

为什么说廉颇这个人忠厚有余变通不足,主要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与蔺相如的故事,因为蔺相如的才华,升迁,这位老将却在部下面前直接开骂,虽然最后两人和解,但也可以看出这位老将为人处世太过直接,什么都写在脸上,能不得罪人么?二是,之后新赵王准备再次启用廉颇,而派了个太监前去查看,其因为没有给太监送礼,因而最后被诬陷淘汰,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廉颇为人处世太过正直,估计也没少得罪人!

从对手秦国层面来说,有廉颇在,秦国可能永远没有获胜的机会,战到最后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多年建立的功业可能毁于一旦,因此搞掉廉颇成为必然!

网络配图

最为经典的就是范睢的离间计谋,一边诬陷廉颇之所以迟迟不动兵,是想拥兵自重,自己做赵王;而另一方面,不断夸大赵括的才能,把他包装成举世无双的军事天才,还生动的表演说,秦国的将军最怕赵括。而这些虽然拙劣,但是正是由于前面三个原因的存在,使得这本身很滑稽的离间,变成了轻而易举实现换掉廉颇的利剑!

所以说,廉颇被换掉那是必然的,是多种势力结合的必然结果。

相关参考

蔺相如支持换下廉颇 谁是长平之战罪魁祸首

蔺相如,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2000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蔺相如推崇备至,几

蔺相如支持换下廉颇 谁是长平之战罪魁祸首

...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2000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蔺相如推崇备至,几乎成为正义的化身,是爱国英雄的榜样,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不过...

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为什么用没有经验的赵括替换廉颇

众所周知,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用没有经验的「”纸上谈兵”代表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客观地讲,赵孝成王换下廉颇确实有相对合理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昏庸”。但问题是当时赵国可谓名将如

兵法谋略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

廉颇是赵国一名英勇善战的名将,他的英雄声名在诸侯间传扬。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作将军,结果一败涂地,牺牲了四十五万人,令赵国损失惨重。赵悼襄王立位以后,以乐乘代替

历史军事 被围46天为何廉颇李牧不救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增兵救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赵孝成王却用赵括取代了廉颇。秦国主帅白起得知这一消息后,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

历史军事 被围46天为何廉颇李牧不救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增兵救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赵孝成王却用赵括取代了廉颇。秦国主帅白起得知这一消息后,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

廉颇因何战而成名?廉颇为何打不过秦国王龁?

  齐宣王统治时期,齐国强大,齐宣王自恃国强,恣意插手别国内政,为此还逼死了燕王哙。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继位,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为燕国受苦的百姓报仇。他启用了纵横家苏秦,派苏秦游说各国联合抗齐,并让苏秦

历史人物 小毛奇简介生平 和叔叔老毛奇无法同日而语的小毛奇 一次大战失败的罪魁小毛奇

  中文名:小毛奇  外文名:HelmuthJohannesLudwigvonMoltke  别名:赫尔穆特·路德维希·冯·毛奇  国籍:德意志第二帝国  出生地:梅克伦堡-什未林  出生日期:184

历史军事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把廉颇换走?廉颇用防守战能打赢秦国么?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四场战争

一.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包围歼灭战,此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过百万。在战争中,赵王急于求胜,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弃用让秦国头痛不已的名将廉颇,而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弃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