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

Posted 使者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赵王为何不再重用廉颇?

廉颇是赵国一名英勇善战的名将,他的英雄声名在诸侯间传扬。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作将军,结果一败涂地,牺牲了四十五万人,令赵国损失惨重。

赵悼襄王立位以后,以乐乘代替廉颇的位子,廉颇十分生气地攻击乐乘,乐乘离职出走。廉颇也投奔到魏国大梁。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克武遂、方城二地。

廉颇在大梁待了很久,魏国并不重用他。赵国因屡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廉颇也想重新被任用。赵王派使者去查看廉颇是否能用。廉颇的仇敌郭开是一个谄媚的小人,此时正受赵王宠信,为了置廉颇于死地,他就给使者很多钱,要他陷害廉颇。赵国使者会见廉颇时,廉颇故意吃得很多,一顿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威风凛凛的样子表示还可以为国家效力。赵使者回来向赵王编造说:“廉颇将军虽然老了,却很能吃饭,然而,一会儿功夫就去大解三次。”赵王因此认定廉颇老了,就不召还他。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地里派人迎取他。廉颇做了楚国的将军,说:“我还是想统率赵国的军队。”最后廉颇抑郁地死于楚国。

郭开在赵国作恶甚多,后来他还曾受到秦国的巨资贿赂,为秦人充当间谍,离间赵王与赵国名将李牧的关系,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信以为真,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秦国的王翦趁势率兵攻破赵国,活捉赵王,赵国自此而灭。

(《史记·赵世家》等)


相关参考

赵王重用蔺相如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呢?

老实说,仅从史料来看,蔺相如真看不出有什么天大功劳,可以当上卿,并超过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主要事迹有三件,一是完璧归赵,一是渑池会,一是将相和。将相和发生时,蔺相如已经是上卿了,

赵王重用蔺相如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呢?

老实说,仅从史料来看,蔺相如真看不出有什么天大功劳,可以当上卿,并超过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主要事迹有三件,一是完璧归赵,一是渑池会,一是将相和。将相和发生时,蔺相如已经是上卿了,...

历史人物 廉颇真的是老了才不受重用的吗

  看过廉颇的经历以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之人。只不过因为招惹了一个小人,就年年都犯太岁、走霉运,到死也不能满足心愿,回到赵国。赵悼襄王死后,他的儿子赵幽缪王赵迁以太子的身份继位赵王。自从长平之战结

李牧为什么会死?赵幽缪王是因为不用廉颇李牧而灭国的吗?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如此说道“颇、牧不用,王迁囚虏。”意思就是,赵王迁放着廉颇和李牧而不重用,因此他才会被秦国俘虏,赵国才会灭亡的。那么,如果赵王迁重用廉颇和李牧的话,是

历史人物 李牧为什么会死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如此说道“颇、牧不用,王迁囚虏。”意思就是,赵王迁放着廉颇和李牧而不重用,因此他才会被秦国俘虏,赵国才会灭亡的。那么,如果赵王迁重用廉颇和李牧的话,是不是赵国和秦国以及我们大

历史人物 李牧为什么会死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如此说道“颇、牧不用,王迁囚虏。”意思就是,赵王迁放着廉颇和李牧而不重用,因此他才会被秦国俘虏,赵国才会灭亡的。那么,如果赵王迁重用廉颇和李牧的话,是不是赵国和秦国以及我们大

历史人物 廉颇晚年为何不得重用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曾担任赵国、魏国以及楚国的职务。在历史上,廉颇是一个“名人”,我们语文课本上至今还有那一篇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廉颇从赵惠文王时期就开始

为何说廉颇与蔺相如是刎颈之交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

廉颇晚年为何不得重用?他在哪些国家当过官?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曾担任赵国、魏国以及楚国的职务。在历史上,廉颇是一个“名人”,我们语文课本上至今还有那一篇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赵国,

军事谋略 孙膑兵法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孙膑兵法》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孙膑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战争的频繁,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孙膑所在的齐国,经济文化发达,孙膑为齐威王重用,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立下功劳。《史记》记载“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