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抗战老兵响应国家号召 曾辗转多国学习飞行技术
Posted 国家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抗战老兵响应国家号召 曾辗转多国学习飞行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抗战老兵响应国家号召 曾辗转多国学习飞行技术
“真正走近了这些抗日老英雄,听他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才会更加深刻地明白那些抗战老英雄的不容易,才会更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寻访红色军魂,传承不屈信仰”团队学生代表赵佳敏如是说到。走近抗日老英雄,在了解抗战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内涵,在交流体会中升华自我的同时展开实践,回馈社会。
近日,团队成员前往湖州吴兴区八里店毛家桥村蔡塔自然村寻访抗战时期空军八大队领航员吴鲁泰老人。据老人口述, 1943年,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响应国家号召,10万知识青年充军,其中,就有时年23岁的吴鲁泰老人,老人考取了昆明空军军官学校成为第23期学院,并辗转多个国家学习飞行技术,包括缅甸、巴基斯坦、美国等国家,后由于战争时期眼睛受伤,于南京航空专科学校任职仪表老师。抗战胜利后,远离了战争的吴鲁泰老人却不幸罹患喉癌,声带被切除已达40余年,唯有依靠空气进到肾管里振动发出声音,但经受战争、病痛折磨的老人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老人兴奋地向团队成员表示:“我现在94岁了,我要一直活到120岁!”乐观的吴鲁泰老人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养生与针灸,一支笔、一张图、一副放大镜,老人从未停止学习,也从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老人表示,当代青年学生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理想抱负,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一点。但老人同样祝福,现今国家发展的脚步十分迅速,他坚信青年一代,能够将老一辈骨子里的爱国、坚韧、乐观继承,老人期待自己长寿,并非期冀收获什么,只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能够看到祖国再现昨日的辉煌。
纪念建党95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湖州师范学院“寻访红色军魂,传承不屈信仰”团队呼吁更多人关注此类抗日老英雄,为其带去温暖,送去关怀。后期,团队也将坚持以寻访、传承、服务为主线,通过采访战争英雄、举办长征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相关参考
亲历了“皖南事变”突围战,冒着枪林弹雨将首长安全护送到驻地;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原型就来自他所带领的29军86师东线突击团256团……这个身经百战、戎马一生的英雄叫孔诚,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原四川省军区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时任宜都县长蓝季昌,响应省里的号召,发动全县搜辑抗战史料,经过二十天左右的努力,《宜都县抗战史料》编辑完成。该史料囊括前言、军事情形、动员事项、敌寇罪行、奸伪罪行、抗战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抗战老兵协会会长王昌年的带领下走遍常州为抗战老兵们颁发“民族英雄”奖章。■老兵讲述当年抗战与当下抗日神剧完全两回事令敌寇魂飞丧胆的河南老兵谢玉松生活在武进区。老人在一次战
1937年,国共两党为了民族大义,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过程中,曾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执行向延安空运经费的任务,同时兼顾中共领导人的交通联络之责。也正是那段进出延安的
张勤让,1920年10月15日生,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渠村乡人;1940年2月,家里揭不开锅的张勤让老人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丁树本司令的抗日同盟军独立团;1940年4月,丁树本为阻击日军“扫荡”,在现在的山
“今天,一个极可歌颂而荣耀的日子,在武汉的苍穹,我们大队的同伴和敌机展开了一场激烈空前的空战……”这是1938年的2月18日,抗日时期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龚业悌留下的一篇“抗战飞行日记”。不久前,龚
“就是她,终于知道她的下落了!没想到她还活着,她是我一辈子最敬重的人!我一辈子就见过她三次!”8月24日,本报刊登了《99岁新四军老战士重走战斗点》一文,89岁的翁清老人看到报道后,十分激动,晚上连觉
【老兵档案】姓名:刘保罗籍贯:南京出生:1917年事迹:报考黄埔军校,作为机枪连连长英勇抗日,曾几度负伤。70年前,在南京沦陷前夜,他和家人乘坐难民船从南京逃出,为了抗击日寇,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对日作战后,他...
在雨湖区长城乡敬老院,有一间房格外显眼。门沿上贴着红色的“抗战老兵光荣”的横幅,里面住着一位102岁的老人,名叫李桂伏,曾是抗战前线的一名司号长。可能是因为吹过4年军号,李桂伏老人说起话来口齿清晰,中
【老兵档案】姓名:刘保罗籍贯:南京出生:1917年事迹:报考黄埔军校,作为机枪连连长英勇抗日,曾几度负伤。70年前,在南京沦陷前夜,他和家人乘坐难民船从南京逃出,为了抗击日寇,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对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