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102岁高龄老人曾是司号长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最聪明的处世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102岁高龄老人曾是司号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102岁高龄老人曾是司号长

在雨湖区长城乡敬老院,有一间房格外显眼。门沿上贴着红色的“抗战老兵光荣”的横幅,里面住着一位102岁的老人,名叫李桂伏,曾是抗战前线的一名司号长。

可能是因为吹过4年军号,李桂伏老人说起话来口齿清晰,中气十足。只听他的声音,你完全想不到他已有百岁高龄。由于患有白内障,李老的眼睛已看不太清楚,加上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灵活。但对那段当兵的岁月,他依然记忆犹新。

  他被抓去充壮丁

1914年出生的李桂伏,有7兄妹,4男3女,他排行老三。读过3年书,后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没有再读下去,靠帮人看牛、做长工等赚钱补贴家用。

李桂伏在24岁那年,被“抽中”参军。那时被征集的壮丁家属,可以通过凑集一些钱粮来抵扣兵役。可那时李桂伏家已拿不出多余的钱替他“买指标”,他只能作为补充新兵,被安插在国民革命军衡郴司管区的一支部队里。

“我们走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走到郴州,在那里扎营训练。”李桂伏回忆,那一批新兵里,仅有二十几个能够吹响号角,他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成了一名号兵。那时候的号跟现在的不同,没有任何按键,控制号音完全靠舌头。吹号不仅需要强大的肺活量,而且需要技巧。

当时李桂伏所在的部队,并不在战争最前线,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练习吹号。那个年代,主要的通讯方式就是司号。号分很多种,战斗时有冲锋号、前进号,撤退号等攻击号,平时有起床号、出操号、收操号等差事号。司号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每个号音传递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告诉全体官兵。

李桂伏说,为了加强训练,他们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站在城墙上面对北边练习吹号,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经过1年多的艰苦训练,他成为了一名正式号兵。

没过多久,跟他一批参军的其他二十几个号兵都上了前线。而他被留了下来,成了司号长,训练下一批号兵。

  从未想过当逃兵

司号员虽然不用带枪上战场参加战斗,但也并不轻松,而且同样具有危险性。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就吹差事号,一到战斗时就得跟着部队上战场。虽然当兵有危险,但他从没想过当逃兵!

他回忆,那时候所有的兵都是睡通铺,他睡在二楼。一天晚上,他没有睡着,发现靠近墙边的兵把墙挖了个大洞,并将洗澡巾一截一截连起来从洞口伸出去。趁着夜色,十几个兵顺着这根“绳索”陆续逃走了,而他没有照做。

4年后,他被派往了广西柳州的战争前线。在前线,李桂伏不仅要司号,还要当炊事兵。可还没等到打仗,他染上了皮肤病,因此被连长吴瑞浦带回了家乡湘潭。那时,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部队发放的一身军服。

回乡后,李桂伏的病逐渐康复,可敌人已经快打来了,运输物资的路被截断。当时,他在当地一家名叫精益的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熬盐。大约两年后,日本宣布投降,李桂伏从湘潭到了长沙。为了讨生活,他拉过黄包车,当过当时省政府卫生处的办事员,做过藕煤。

  抗战老兵最光荣

尽管李桂伏并没有上过真正意义的战场,但可以看出,他有一种不惧艰险、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情怀。

1974年他从一煤建公司退休,和妻子在家种田。妻子离世后,他于2010年住进了雨湖区长城乡敬老院。李老靠每月近两千元的退休金过日子,日常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

除了节假日来看望他的儿孙外,李桂伏最期待见到的是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以及志愿者送来的关于老兵的纪念品。

听说我们要给他拍照,李桂伏戴上了志愿者送给他的一顶老兵的纪念帽,慢慢地移步到了门口贴有“抗战老兵光荣”的对联下,让我们把这些都照进去,仿佛是告诉我们,抗战那一段岁月,最令他难以忘怀。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曾打得鬼子逃命汉奸求饶

参加八路军当年,就评上全连模范战士;身带四枚手榴弹,冲出日伪军包围堵截;追歼鬼子和汉奸,争着抓俘虏、缴枪械。七十年前的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印在90岁高龄王明廉老人的脑海中。老人说,年数再久,他也不会忘掉

99岁不算老 盘点古代高龄考生

古代科举也是允许考生终身报考,只要考生有毅力,他们就可以无限制地参加科举考试。那么,在古代,会有白发苍苍的老考生吗?在古代,老人应考及第者是屡见不鲜的。如唐昭宗光化四年(901)这一榜进士26人中,陈

历史人物 90高龄仍娶17岁少女

在四川军阀中,原国民党陆军上将、20军军长杨森与重庆渊源最深。上世纪20年代初,重庆为四川省省会,刘湘任省长,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1947年至重庆解放,杨森任重庆市长。今市少年宫地址便是解放前的杨森公

历史军事 护士班五个人只剩她走出了野人山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刘桂英老人是一位抗战老兵,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是当年远征军护士班在撤退途中,唯一幸存的女护士。虽然已时隔多年,但只要一提起“野人山”,刘桂英老人就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194

历史人物 揭秘国军最风流的上将:90岁高龄娶17岁少女为妾

  导读: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森逃到成都。不久由成都飞台湾。此后受到蒋介石器重,委任为台湾「总统府上将国策顾问」,并长时期分管体育运动。杨森长寿,体健,70岁时学会驾驶教练飞机而轰动台湾

历史秘闻 92岁高龄仍坚持给李小龙父子扫墓,这位日本人徒弟李小龙真没收错

今年,是李小龙的77岁诞辰。虽然已经逝世近44个年头,但他的截拳道还没有被遗弃,如今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他的子孙也没有就此消沉,如今在各个领域颇有建树;连他的墓地也没有荒凉腐败,如今依旧有一位老人每周都

92岁高龄仍坚持给李小龙父子扫墓,这位日本人徒弟李小龙真没收错

今年,是李小龙的77岁诞辰。虽然已经逝世近44个年头,但他的截拳道还没有被遗弃,如今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他的子孙也没有就此消沉,如今在各个领域颇有建树;连他的墓地也没有荒凉腐败,如今依旧有一位老人每周都

历史军事 曾刺刀肉搏连杀7名日军

在湖南省宁远县天堂镇岭脚村,有一位名叫银金花、106岁高龄的老人。她原籍河南,从小跟爷爷学习武术,后来南下参军抗日,是永州市目前唯一健在的抗战女兵。  仇恨银金花的爷爷是山东人,逃荒来到河南漯河。经过

历史军事 中国自然经济致闭关锁国

张煌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点评。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恩格斯

高龄老人竟获得皇帝待遇 最荒淫皇帝最敬老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中国史,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尊老、敬老的制度和做法有所不同,其实质上都在于充分表达社会对耆老之人的关心和爱护。然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代制定最完备的尊老敬老的制度和做法的却是历史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