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第三节 整顿吏治
Posted 军队
篇首语: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第三节 整顿吏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第三节 整顿吏治
西晋政权冗官冗员现象严重,词徒左长史傅咸曾向司马炎上书说:国家和百姓资财缺乏,是由于设官太多,户口只有汉代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多于汉代。 设立的军府有上百个,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也设置自己的官吏,官禄及经费都出自百姓,这是百姓贫困的原因,应该省并官府,减少百姓劳役。官员 们讨论后,形成了减少一半州、郡、县各级政府官吏的意向。中书监苟勖却认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萧何、曹参做汉相,清静无为,民 众安宁,这就是清心。抑制浮华的舆论,减少行政文件往来,除去琐碎细微的政务,原谅人们的小过失,对喜欢生出事务以获取功名的人进行处罚,这就是省心。把 全部九个中央行政部门合并到尚书省,把中央各素统的监察部门并到太尉、司徒、司空三府,这就是省官。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政务多少不一,要是只按比例将各 个政府机构都裁减一半,是行不通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公元280年,司马炎下诏说,汉末以来,州刺史既管民政,又掌军队。现天下 合一,应止息干戈,州、郡两级政府都撤销军队,只设武装吏员,大郡一百人,小郡五十人。这一措施的实行,使西晋的军队数量大为减少。曹魏及西晋平吴前, 州、郡都有军队,由地方官统领,与敌方及某些少数民族接近的地区设置的军队更多。> > 西晋的裁军与减少官吏数量特别是减少无意义的政务的做法,客观地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对汉代、三国长期存在的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为政苛刻的一个反省。军队及为追求政绩而产生的政务的减少,会大大减少国家开支,减轻农民负担。> > 公元280年平吴以后至290年西北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前,十年里西晋既无内战又无外战,皇帝及官员崇尚简易的政治风格,政治事务少,对经济发展及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也没有兴造大的土木工程,国家开支及农民劳役比以前大为减少,农民有时间从事生产,转嫁给农民的额外负担也相对较少, 农民生活出现了安定饱足的情况,是三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古代史家描述为:人们都安心并满足于自己的生产,牛马遍野,余粮剩在田里;外出住宿时,大门可以不 关;人们相见都有亲切感;谁有了匮乏,在外面就可得到。当时谚语也说:天下无穷人。史家称之为“太康之治”。> > 但是,中国古代所谓好的时代对一般农民来说,充其量只能是解决温饱,还远远谈不上富庶,更不是解决了封建经济的弊病而取得的发展。如余粮剩在田里的记载,就反映了当时经济不正常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 对于撤销地方军队,一些人如尚书仆射山涛等表示反对。晋武帝死后,在西北地区发生了流民潮,因地方没有军队镇压,最终发展成大规模的流民武装。应该看 到,流民因少数民族事变及饥荒而发生,这是历代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及民族政策所导致的,设置地方军队虽可镇压一时,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蕴藏着更大的统治 危机。相关参考
太康诗人主要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史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其中陆机、左思成就最高,潘岳次之。>> 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是东吴名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涛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加九锡,从封冀州10郡,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曹操称魏王,用天子旌旗,魏国作为一个汉王朝的国中之国,正式建立起来。同年,曹丕夺嫡成功,
泰始六年(公元272年)八月,发生了西陵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羊枯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被贬为平民。羊枯总结这次战争的失败时说:“主要是因为陆抗”。>> 《三国志》评陆抗:“抗贞亮筹干,咸有父
曹髦为皇帝时,曾下旨令司马师“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司马师辞谢不受。位极人臣的司马师用极大的权力换来了
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得来的原因与他的父亲有些类似。他本来有一个哥哥,只不过
未央宫中花月夕,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一日谗兴谁为直?>> 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涠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刘盈加冠。加冠是成年礼仪,意思说年龄到了二十,可以结婚了;说得更深一点,就是成年了,一切都该自己做主了;说得再深一点,就是长成大丈夫了,整个国家都应该听他的。>>
很小的时候,刘彻就对西域产生浓厚兴趣。一次,他随送亲队伍给一位公主送行,一直来到匈奴国腹地。这次出行,让汉武帝大开眼界,认为西域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是另一个人间天堂。他不但为西域的自然奇观所折服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