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第三节 屡出奇策
Posted 司马
篇首语: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第三节 屡出奇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第三节 屡出奇策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加九锡,从封冀州10郡,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曹操称魏王,用天子旌旗,魏国作为 一个汉王朝的国中之国,正式建立起来。同年,曹丕夺嫡成功,司马懿随之被任为太子中庶子,成了曹丕的属官,也被纳入到了未来魏国的人才储备库中,他与吴质 (魏文帝时为振威将军、假节)、陈群(魏文帝时为司空、开府)、朱铄(魏文帝时为中领军)为曹丕所钟爱,被当时曹丕的和者们称为“曹丕四友”。而有趣的 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此时却被安排在陈思王曹植的身边,为曹植的文学掾。> > 大约在此前后,曹植因为乘车行驰道,开司马门出城而被曹 操指责,曹植也逐渐失去了曹操的宠爱。据《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引《世语》记载:曹操登上高台,看到曹植的老婆穿着绣花的衣服,就以违反制度为名,将其 赐死。这件事大概是真实的。因为,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记载,曹操本性节俭,不喜欢华丽,后宫妻妾从来不穿锦绣衣服,曹操宠幸的女人们也没 穿过花鞋,后宫的屏风,帏帐坏了,还要再补个补丁,小毯子也都是毛边,没有什么纹饰。一向艰苦朴素的曹操自然看不惯曹植夫妻“忘本”的作风。在曹植失势以 后,司马懿也离开曹丕,升为曹操的军司马——这是荀最除的官职,这一年司马懿已经39岁,比荀担任此职时的年岁整整大了10岁。在司马懿离开曹丕以 后,他很快就把弟弟司马孚从失势的曹植那里要了回来,推荐给了曹丕,来顶替自己的位子,做自己曾经做过的太子中庶子。于是,司马懿兄弟二人一个呆在曹操身 边,一个呆在未来的君主身边。> > 不妨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司马懿的缜密算计吧:> > 一,在曹丕和曹植储位之争的结果没有明朗化之前,司马懿弟兄两人分投两个不同的阵营,以备后路。> > 二,在曹丕暂时胜出,但曹植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时候,司马懿暂时还让弟弟司马孚留在曹植身边,但是,此时的司马孚经常以所谓的“直道”来劝谏曹植,以此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弟弟并非曹植一党,而是一个懂大义、有操守的人。> > 三,在曹植完全失败以后,司马孚迅速抛弃旧,投奔新主曹丕。据《晋书·宣帝本纪》记载,司马懿在曹操时代还提出过以下建议:> > 一,建议屯田。据《晋书·宣帝:》记载:在魏国初建之时,司马懿曾经向曹操建议,要“且耕且守”,实行屯田,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从此,魏国“国用丰 赡”。言下之意,魏国经济发展,国力雄厚是司马懿的功劳了。那么,曹操实行屯田到底是什么时候?又是谁最先提出的这一影响深远的建议呢?《资治通鉴》记 载:> > 中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在 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民多相食,州里萧条。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 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军国之饶,起于祗而成于峻。> > 由此可知,曹魏建立屯田制度起源于枣祗,完善于任峻。那时候,司马懿才16岁,根本未进曹操的幕府。因此,我们断定《晋书》的记载是有水分的。> > 二,在关羽水淹七军、曹操想迁都河北之时,司马懿和蒋济一同向曹操进谏说,一旦迁都,势必示弱于敌人,民心摇动,二人进而提出了和好孙权之计。曹操采纳 了二人的建议,派人和好孙权,促使孙权从背后偷袭关羽。司马懿的这一建议的确起到了借力于人、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也显示出司马懿的全局观和见微知著的能 力,不过,这也不是独出心裁,而是司马懿与蒋济一起做成的,至于说是谁先起意的,倒无从查究了。> > 不过,终曹操一生,司马懿起码做到了 两点:一,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成员与未来的储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是自己和整个家族未来的护身符。二,进入领导核心层,展现出勤恳敬业的精神和独特的战 略眼光,给人们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现在还只是开始,等曹丕登基以后,凭借着长期的苦心经营,也许,司马懿的春天就要到来了。相关参考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涛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
西晋政权冗官冗员现象严重,词徒左长史傅咸曾向司马炎上书说:国家和百姓资财缺乏,是由于设官太多,户口只有汉代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多于汉代。设立的军府有上百个,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也设
泰始六年(公元272年)八月,发生了西陵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羊枯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被贬为平民。羊枯总结这次战争的失败时说:“主要是因为陆抗”。>> 《三国志》评陆抗:“抗贞亮筹干,咸有父
曹髦为皇帝时,曾下旨令司马师“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司马师辞谢不受。位极人臣的司马师用极大的权力换来了
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得来的原因与他的父亲有些类似。他本来有一个哥哥,只不过
这次对决史称西陵之战。是两大名将之间的对决,如同一局精彩的掼蛋大赛。陆抗在一手差牌的情况之下屡出奇招,虚虚实实,让人叹为观止。成就了史上的经典之战。他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力挽狂澜,东吴得以残喘。但不
这次对决史称西陵之战。是两大名将之间的对决,如同一局精彩的掼蛋大赛。陆抗在一手差牌的情况之下屡出奇招,虚虚实实,让人叹为观止。成就了史上的经典之战。他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力挽狂澜,东吴得以残喘。但不
未央宫中花月夕,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一日谗兴谁为直?>> 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涠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刘盈加冠。加冠是成年礼仪,意思说年龄到了二十,可以结婚了;说得更深一点,就是成年了,一切都该自己做主了;说得再深一点,就是长成大丈夫了,整个国家都应该听他的。>>
很小的时候,刘彻就对西域产生浓厚兴趣。一次,他随送亲队伍给一位公主送行,一直来到匈奴国腹地。这次出行,让汉武帝大开眼界,认为西域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是另一个人间天堂。他不但为西域的自然奇观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