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良将”真的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吗?

Posted 明朝 忠臣

篇首语: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忠臣良将”真的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忠臣良将”真的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吗?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而亡,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一个帝王,一大票“忠臣良将”,忙活了半天结果还是亡了。可到底是怎么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至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崇祯无能刚愎自用把大明王朝折腾完了,也有人说是天道亡明,大明气数已尽。总之,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崇祯辜负了一干“忠臣良将”,将明朝葬送了。然而历史的真相确实如此吗?崇祯真的辜负一干“忠诚良将”了吗?

最近一些学者们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明朝灭亡固然有天灾瘟疫和崇祯多疑等方面的原因,但是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中,可以说是非常勤政。他励精图治,希望重振朝纲,中兴大明。可是他却生不逢时,万历、天启留给他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到崇祯时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当李自成的起义军快要攻入京城时,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在做什么?大顺军占领北京时,明朝廷在京的两三千名官员自尽的只有二十人,而其他的官员则是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吏政府报名请求录用,真所谓“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文人如此,军官又是如何呢?大顺军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就占领了包括京师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除了在宁武和保定两地稍遇抵抗外(其实在保定城里“代皇帝亲征”的大学士李建泰也是主张投降的),到处是一派望风归附的景象。明朝辽东军队和官员奉命撤入关内勤王,由西平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带领于三月十三日全部进关,驻扎于昌黎、乐亭、开平一带。当他们得知大顺军已经占领北京,明朝廷已经灭亡时,就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归附了大顺政权。黎玉田被委任为大顺政权四川节度使,奉李自成之命于明朝投降总兵马科领军西行收取四川。至此,秦岭、淮河以北的明朝军队已经全部收入大顺政权的编制中,地方除辽东外均为大顺政权所接管。

看到这样的文臣武将,我们又怎么能说明朝灭亡是因为崇祯辜负一干“忠臣良将"所造成的?可怜的崇祯啊,在自缢前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身边竟没有一个臣子。崇祯死前曾斥责士大夫:”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就连起义造反的李自成也曾说过崇祯”君非甚暗“,只是”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至此看来,明朝的灭亡,崇祯或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的那些”忠臣良将“就可以不承担”亡国之臣“的责任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之加速了的?熟知明史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并不缺少忠臣清官,也不缺少治国良臣,更不缺少御敌良将,但由于崇祯的凶暴与多疑、懈愎,让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成为刀下之鬼,而幸存的人只能选择闭口不言,不敢有

历史人物 妲己真的是“红颜祸水”,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吗

妲己真的是“红颜祸水”,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苏妲己,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部分影视剧中会出现以苏妲己为原型的影视形象。在一般情况下,“苏妲己”的影视剧形象都是

历史人物 明朝的顶梁大将,自从卢象升死后,明朝就踏上了灭亡的道路

明末乱世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忠臣良将,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悲愤,但更多的是令人惋惜。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朝廷栋梁,把农民军打得落荒而逃,却最终英雄末路,战死沙场。他就是绰号“卢阎王

他,是明朝的大忠臣,但他必须死,否则明朝必亡,为什么

纵观历史,每有大事发生时,都是福祸相依,有好就有坏,有忠必有奸。忠臣良将不得善终,奸臣佞贼绵延流长。今天故事里的这位明朝大忠臣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圈,虽凭一己之力救国家于危崖边缘,最终却被奸佞小人送上断头

历史人物 赵云以什么成为忠臣良将的标杆

赵云的能力不如关张,功业不如黄忠,为何成了忠臣良将的标杆?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要正常的运转,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身处三国这样一个乱世,一

历史秘闻 他,是明朝的大忠臣,但他必须死,否则明朝必亡,为什么

纵观历史,每有大事发生时,都是福祸相依,有好就有坏,有忠必有奸。忠臣良将不得善终,奸臣佞贼绵延流长。今天故事里的这位明朝大忠臣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圈,虽凭一己之力救国家于危崖边缘,最终却被奸佞小人送上断头

明朝历史 谁导致了南明灭亡

   许多人将南明政权瓦解的源头指向马士英和阮大铖。其实,倘若不是史可法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马士英和阮大铖是难以实现其阴谋的。  史可法出任兵部尚书时北京失陷,崇祯驾崩,册立新君成为当务之急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氏家族是非常可悲的,总算拿下河山创建起的伟业,这果子却被司马家族给盗取了。这事令人觉得很是痛惜,

历史秘闻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氏家族是非常可悲的,总算拿下河山创建起的伟业,这果子却被司马家族给盗取了。这事令人觉得很是痛惜,

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流民、老鼠、天灾、人祸,所有的因素凑在一起,终于在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第一例鼠疫爆发在了大明对抗游牧民族的前线——大同。瘟疫爆发以后,再加上当时大同处于战争的前线,所以当地百姓纷纷逃难,流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