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
曹操曾培养了无数忠臣良将,为什么在司马懿夺权时,没有一人站出反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曹氏家族是非常可悲的,总算拿下河山创建起的伟业,这果子却被司马家族给盗取了。这事令人觉得很是痛惜,禁不住在心间对司马宗族多了多几分怨恨。只怨,事儿就是说这般,早已变成了定局。纵使是一辈子远见卓识的三国曹操,也不太可能扯开棺材板来,破口大骂司马懿是个不忠之人。
此前,曹氏阵营中曾培育了许多十分忠心的将领,这些老将也有些威信,而且都还健在,为何不出面为曹氏家族撑腰呢?众所周知,曹操生前是十分爱惜贤才的,而且也善于用人。许多人都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当曹氏有难之时,却不见这些人露面帮一马。这是为何呢?难道是他们不知道感恩二字如何写吗?
对于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小编有一些浅薄的观点。第一点原因,司马懿实在是太能熬了,那些忠心的老将都无能为力。我们只要看一下曹氏三代皇帝的辅政大臣,便可知晓了。史料上虽没有明说曹丕的辅政大臣为何人,但是我们可以从曹操处推断。凭借曹操一代枭雄的计谋和生性多疑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留下什么辅臣给曹丕的。这样的话,让曹丕很是难堪,在对待大臣之时总是处于担忧的状态,放不开手脚,没有信得过的大臣。不过,辅助的人还是有的,但不算辅臣。例如贾诩、司马懿等人。而曹丕则为下一任君主曹叡留下了辅臣,其中就包含了司马懿。而这曹叡也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了辅臣,老当益壮的司马懿还是位列其中。
从这个名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代皇帝的辅臣中有同一个名字——司马懿,可见这个人是真的命长,竟然熬了这么多位皇帝和辅臣。此外还能看出,上任君主挑选给自己继任者的辅臣,不仅是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要忠心。就这样,司马懿把这些忠臣老将都给熬死差不多了。等到他夺取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有资格有权势的老臣了。自然而然,他们就算想说话,也不能从坟墓中爬出来,指责司马懿的行为吧?他们不是不想,是已经不在这世上了。可能这也是命运的安排,让司马懿活这么久,可能也是想给他一个机会吧。这个人,辅助了那么多皇帝,也该自己享享福了。
至于这第二点原因,就是那些曹操培养的老臣已经不再握揽重权,而是退居二线了。等皇位传到曹芳这一代之时,曹氏已经出了四位皇帝了。自然朝上的大臣也换了四番。虽然上一任皇帝会留下一些能干的臣子给新皇,但是新皇也得自己栽培一些人啊。例如一些和自己意见一致的,或是自己觉得忠心的人,都会提拔起来。在曹芳上任之时,大权被一分为二,曹爽和司马懿不相上下。
而先前的那些曹氏老将,多半已经死了,或者已经没了实权,根本无话语权了。就算是想说两句公道话,也没人愿意听啊。在司马懿搞了一场政变之后,这实际大权便落到了司马氏族手中。再没其他势力可以匹敌了,其他人就算想作对,也没那个实力啊。
在古代之时,想要做成事情,手上没有实权那是真的无能为力。既然没有权力,那么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差别呢?无非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禄而已,干不了什么事的。就算有心偏向曹氏家族,可是又能做什么呢?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第三点原因,凡是出头的人都遭到了严厉的惩处。
当然,司马氏族出来乱政,也不是每个人都闭嘴不言,也有一些正直的人不愿看到眼前这种局面。例如王凌就是一个,想要与司马懿作对。但是都还没有采取行动,便被打压了。到了司马师之时,也有两拨人想要当这个出头鸟。不过这两拨人也没能生出什么更大的事,还是失败了。后来到了司马昭时,又出了一个诸葛诞,也站在曹氏这边起步相助,不过也没能成功,都给镇压了。
不过,这些站队曹氏家族的人,并不都是完全忠心的。有些人之所以举旗,并不是要帮助曹氏家族拿回失去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那个时候,他们只能打着护卫曹氏朝廷的旗号,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更高。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想扩大些自己的地盘。
只有自己势力强大了,才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权臣,甚至壮大到像司马氏族一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当然,不是嘴上说几句话事情就能办好的。要知道,那时候司马氏族那么强大,连曹魏江山都能夺过去,又怎么可能会轻易地让这些人出来搅局呢?所以说,这些人的起步最终都是败了。心口不一,能成功才怪了。
相关参考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绷僦胀泄拢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
司马懿夺了曹魏江山,但曹操曾生前做过一件事,让司马懿子孙亡国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他们各显神通,将三国这段历史谱写的姿彩万分、十分精彩。在众多的三国名人中,有两个人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曹操和司马懿。说起曹操和司马懿,这两个人我们都不陌生
历史人物 刘备和司马懿谁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更大?曹操曾对他们犯下致命错误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司马懿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最大,毕竟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司马懿是架空曹氏政权的罪魁祸首。不过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且早年的司马懿根本不愿意为曹操效劳,而装病多年
历史人物 刘备和司马懿谁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更大?曹操曾对他们犯下致命错误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司马懿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最大,毕竟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司马懿是架空曹氏政权的罪魁祸首。不过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是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且早年的司马懿根本不愿意为曹操效劳,而装病多年
司马懿夺权,主要自高平陵事变起,之后司马家族就掌握了朝政大权,司马懿也开始像当年的曹操那样建立自己的班底,谋图代魏。当年跟随曹操打天下的那帮英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不制止司马懿?其实原因不外乎两点: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曹操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作为大汉臣子的情结,另一方面是他还没有一统天下。其实早在被封“魏王”的时候,曹操就有想过称帝,但在谋士的劝
历史人物 曹操有十几个儿子那么多 为什么曹魏政权还被司马懿夺权呢
还不知道:曹操有儿子为什么还被司马懿夺权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曹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枭雄,同时也是颇具战略思想的军事统帅,可以说是样样兼
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