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1节 嫉妒心做祟

Posted 孙膑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1节 嫉妒心做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1节 嫉妒心做祟

  孙膑到了魏国,自然是先投老同学,就住在了庞涓的元帅府中。孙膑感谢庞涓的举荐之恩,庞涓很得意。孙膑又说了老师把自己名字由“宾”改“膑”的事,庞涓有点吃惊地说:膑字不祥,怎么可以改这么个字。孙膑说:老师的意图,不敢违背,就这么改了吧。> >   第二天,孙膑和庞涓一起入朝见了惠王,惠王接到堂下,非常敬重。孙膑施礼说道:我不过一介村野匹夫,怎么敢蒙受大王如此礼遇,深感惭愧。惠王说:墨子和我说起你已独得先祖秘传,我盼你来魏,就像久旱盼甘露,久渴思甜泉,今天见到你,终于能如愿以偿了。> >    惠王就问庞涓:我想用孙先生为副军师,和你同掌兵要,你说行吗?庞涓说我和孙膑是同学又是兄弟,他是我的兄长,怎么可以在我肩下为副,不如先做客卿,等 有了功绩我就让位,我给他做助手。惠王一看庞涓这么对兄弟负责,就任用孙膑为客卿,但朝班的站位仅在庞涓之下。可站位归站位,毕竟只是个顾问、巡视员之类 的虚职,真有事说了不算,起不了多大作用,庞涓这么做是怕孙膑分他的权。> >   两人同殿称臣,来往自然就多了。庞涓又打起了小算盘,心想: 孙膑即已得了秘传又不告诉我,我得试探试探他。就在家中备下酒席于酒桌上交流起学习心得来了。庞涓问的面面俱到,孙膑从容地对答如流,但孙膑说的庞涓不知 出处,就问孙膑:你说的这些都是出自《孙子兵法》吗?孙膑没有防人之心,回答说:是的。庞涓说:我当年也听过先生传授,但当时不够用心都给忘了,你能不能 把这书借我看看也让我温习温习。孙膑说:这书是先生做过注释的,和原本还不一样,老师也只是借我看了三天就要回去了,我也没来得及抄录。庞涓又问:那你还 记得吗?孙膑说:还有些记忆。庞涓心里期望孙膑说凭记忆给他抄录一份,孙膑也没说,庞涓也不好意思硬逼。> >   过了几天,惠王想测试一下孙 膑有没有真本事,就在教场上让庞、孙两人各自操演阵法。庞涓摆的阵孙膑一看就知道破法,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是茫然不知。就先去问孙膑这是什么阵。孙膑告 诉他这是“颠倒八门阵”。庞涓问他有什么变化,孙膑说:敌人进攻就可以变成“一字长蛇阵”。庞涓摸了底,才去报给惠王说:孙膑布的是“颠倒八门阵”,临敌 遇到进攻可以转化成“一字长蛇阵”。惠王问孙膑,孙膑也是一样说法,惠王从此认为庞涓之能并不在孙膑之下。> >   但这件事让庞涓产生了危机感,心想:孙膑的才能在我之上,早晚会露了底,如果不除掉他,早晚他会压过我。就想了一计,在请孙膑喝酒的时候私下问他:兄长的宗族都在齐国,现在你又在魏国为官,为什么不派人把家人接来到这里同享富贵?> >    孙膑被一语说到了痛处,流着泪说:我们虽然是同学,但还从来没提到过家事。我四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九岁时父亲又去世了,是叔父孙乔把我养大的。叔父曾经 是齐国的大夫,但田太公把齐康公迁居海上以后,就赶走了吕齐的旧臣,甚至加以诛戮,所以族人都已离散。叔叔和我的堂兄孙平、孙卓带着我避难跑到周地,又遇 到荒年,就把我送到周北门的一家做佣人,叔父一家人也不知哪去了。后来我长大了一些,听说鬼谷先生道行高深,心生羡慕,这才单身跑去求学。现在家乡、家人 都杳无音信,哪里还有宗族可言。> >   庞涓又问:那你总该知道故乡的祖坟埋在哪里吧?> >   孙膑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先生在我临别时也说我的功名最终还是在故土。现在已做了魏臣,这些话不提也罢。> >   庞涓做出很同情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兄长说的也对,大丈夫随即随地建功立业,何必顾恋故土。过了一段时间,孙膑说者无意,把说过的话早忘了。> >    这一天孙膑散了朝刚回到家,忽然有个汉子操着齐国的口音来到家门问道:您就是朝中的孙卿吗?孙膑把他召入府中问他的来历,这人说姓丁名乙,是齐国临淄 人,现在在周做点贩卖生意。你的兄长有信让我送到鬼谷,到了那又说您已经来到魏国高就,我就又赶到这里,说完把信拿出来交给了孙膑,孙膑拆开信一看,信中 写道:> >   “愚兄平、卓字达贤弟宾亲览。吾自家门不幸,宗族荡散,不觉已十三年矣。向在宋国为人耕牧,汝叔一病即逝,异乡零落,苦不可 言,今幸吾王尽释前嫌,招还故里,正欲奉迎吾弟重立家门。闻吾弟就学鬼谷,良玉受琢,定成伟器,兹因某客之便,作书报闻。幸早为归计,兄弟复得相见。”> >   孙膑看了书信信已为真,放声大哭。丁乙说:您的兄长曾经吩咐我,劝你早回家乡骨肉团聚。> >   孙膑说:我已经在魏为官,回乡的事不可再提,会让主公疑心。就招待了丁乙给了赏钱打发走人了。但捎了一封回信,先说了如何思乡想家恋旧,然后又说我已在魏为官不能现在回去,等将来有了功业根基再想回去的办法。> >    孙膑哪知道这是庞涓的诡计,所谓的丁乙是庞涓手下的一个心腹。庞涓套出了孙膑的来历和亲人姓名,就诈称孙平、孙卓的手书让心腹装成客商丁乙来骗孙膑。加 上兄弟分别多年,手迹不熟,既使有什么露洞也看不出来,自然就当真了。庞涓得了回书,模仿孙膑的语气和字迹,把后面的话改为:我现在虽然在魏国为官,但心 悬故土,很快就会想办法回去,如果齐王不弃,自当尽力报国。> >   改完了就入朝见惠王,神秘兮兮地让魏王退去左右侍从,拿出伪造的书信说: 虽然我和孙膑是同学,但大王待我恩重如山。君之恩为公,同门之情为私,所以我不能因私废公。我得到了孙膑的一封信,从信中看孙膑确实有背魏向齐之心。他最 近私通齐使我已经有了怀疑,所以在使者取得回信后我派人在郊外截下,才搜出这封信。> >   惠王看完信说:孙膑不安心在魏,是不是觉得我对他重用不够,有些怀才不遇呢?> >    庞涓不放弃任何整倒竞争对手的机会,说道:孙膑的祖上孙武是当年吴王阖闾的大将,建立了盖世功勋最后还是归齐还乡,父母之邦旧情难忘。大王虽然重用孙 膑,但他心在齐国故乡怎么可能为魏国尽全力,况且孙膑之才不在为臣之下,若他回了齐国为齐所用必然和魏争雄,我们就多了一个强劲的敌手,这人早晚是魏的祸 害,不如早点杀了他以绝后患。> >   惠王头脑还算清醒,说孙膑是我请来的,罪状不明杀了贤才,会遭天下议论堵塞贤才来路。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1节 坚忍宽释

  在几年的时间里,秦穆公君臣一心,先灭了江国,又灭了六国,再灭了蓼(liǎo)国,继而兵伐陈国、郑国,争霸的触角开始向中原延伸,“先西后东”,完全是百里奚帮助秦穆公谋划的外拓战略。>>  向中原伸手

春秋战国 第11节 君相策问

  管仲在桓公的带领下,入了朝堂。在殿堂上管仲先向桓公请罪,请求赦免箭射带钩之罪。桓公先赦管仲无罪,又赐了坐,桓公问道:齐国是千乘之国,先君威震诸侯,号为小霸。但自襄公以来政令无常,终致大的变乱发生。

春秋战国 第11节 智退齐兵

  齐桓公去世后,几个儿子争夺君位发生了内乱。鲁国在当时支持庶长子吕无诡,在宋襄公扶立齐孝公的时候,鲁国还曾出兵想帮助吕无诡,还是后来得知了吕无诡的死信才撤兵回国。但从此齐、鲁之间产生了矛盾。>>  

春秋战国 第11节 志孝以道

  老子自从做了国家图书馆长,多次回家探望母亲,每次都想把老母亲接到周都奉养在身边。可是母亲在相邑住习惯了,人也熟了,就不愿走了。就这么过了三十年。有一天有人来送信告诉老子,母亲病了。老子向周天子告假

春秋战国 第11节 临终之忧

  郑庄公胜了王师,特别嘉许姬元的功劳和才能,就把郑的大城邑栎邑(郑国的别都,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交他居守,待遇类比当时的附庸。对各位大夫也都有封赏,惟有祝聘没受奖赏。祝聘心里不舒服,就私下向庄公叫屈。

春秋战国 第11节 完璧归赵

  蔺相如的名气大的不得了,那是以后的事,在当时他还是个无名之辈。他是赵国人,这个时候是缪贤的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或左右亲近之人都可称为舍人)。缪贤吓的要跑,蔺相如扯住他的衣服问他:主人你想怎么个

春秋战国 第11节 沉舟侧畔千帆过

  卫襄公在位时,政治上主要还是依附晋国。楚灵王会盟各国诸侯,他怕得罪了晋国,只好谎称有病不敢去参加。>>  襄公有个妾出身卑贱,但襄公很喜欢她。她怀了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你怀的是个儿子,生

第11节 武帝罪己,死后方知万事空

  汉武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世人往往知道汉武盛世,但是武帝晚年时天下也曾经大乱一时这件事却很少为人所知。>  创下丰功伟绩后的汉武帝,也跟秦始皇一样犯了自高自大的毛病。>>  他虽然政绩突出,但他也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春秋战国 第10节 变态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