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1节 智退齐兵

Posted 春秋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1节 智退齐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1节 智退齐兵

  齐桓公去世后,几个儿子争夺君位发生了内乱。鲁国在当时支持庶长子吕无诡,在宋襄公扶立齐孝公的时候,鲁国还曾出兵想帮助吕无诡,还是后来得知了吕无诡的死信才撤兵回国。但从此齐、鲁之间产生了矛盾。> >    齐孝公想在齐国治乱之后恢复父亲创下的霸业,想到当年鲁侯曾经发兵帮助哥哥吕无诡和自己争位,就想报这个仇。他召集群臣说:当年鲁国曾经谋求救公子无诡 和我做对。这个仇还没报。现在鲁国向北联卫,向南连楚,如果他们串联起来伐齐我们就被动了。听说鲁国遇到灾荒,我想借这个机会发兵伐鲁,先下手为强,你们 觉得怎么样?> >   上卿高虎说:鲁国的帮手多,伐了也未必能胜。> >   孝公说:就是不胜也要试一下,也借机看看齐国统帅诸侯的能力。于是孝公亲自率领二百乘战车向鲁国进发。> >   当时鲁国正逢饥荒,缺乏打仗的战略资源。大夫臧孙辰出主意说:齐国是报仇来的,与其和它争锋不如派个能言善辩的人去求和。> >   僖公知道这仗没法打,就问他谁去做这个使者合适。> >    臧孙臣说:我推荐一个人,他是前朝司空无骇的儿子,姓展名获,字子禽,曾经在朝中任过士师(在司寇领导下掌管禁令、狱讼、刑罚的官),食邑在柳下(有两 种说法:一说在今山东省新泰市柳里,即夏家隅;另一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的柳下屯)。这个人律己极严,可以坐怀不乱,博文达理,可以通古知今。因为在官位 上执法严正被视为不识时务,就弃官回家归隐了。如果他能做使者,一定不辱使命。> >   僖公问: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现在住在哪里?> >   臧孙臣回答说:据我所知就住在柳下。> >   僖公派人去召见,展获推脱说身体不好,没来。臧孙臣又给僖公出主意说:子禽有个弟弟叫展喜,能言善辩。可以让展喜回去向展获请教指点,必有收获。> >   展喜奉命来到柳下见了展获传喻了鲁侯的旨意,展获说:齐国伐鲁,真实意图是想宏大齐国的霸业。如果用周天子先王的诏命辞退齐军,还是可能的。> >   展喜回来向僖公做了汇报,并说:我已经想出了退敌的说辞。僖公为他备好了劳军物品,展喜就带着这些东西来迎齐军。到了汶水南岸,遇到了齐军的先锋崔夭,展喜献上礼物由崔夭领着见了齐侯,说:我们国君听说您将光临我们敝地,特派小臣展喜来听您吩咐。> >   孝公就问:鲁国人听说我带兵前来害怕了吗?> >   展喜回答说:小人也许会害怕,小臣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君子就没有谁害怕。> >   齐孝公说:现在的鲁国已经文没有施伯之智,武没有曹沫之勇,况且正在闹饥荒,还有什么可依仗的,不害怕不就怪了吗?> >    展喜回答说:敝国虽然别无所恃,但我们有周天子先王遗命在,还不足以自恃吗?当年周武王封太公于齐地,封周公于鲁地,曾经让太公和周公割牲盟誓;子孙世 代忠于王室不相侵害。这话记载于史册由太史掌握,所以桓公会盟诸侯才先和我们庄公在柯地结盟,这是因为有王命可奉。齐侯您嗣继君位已经九年,我们鲁国君臣 都希望您能和先人一样领袖诸侯,像先君一样睦邻友好。如果抛弃了王命,违背了先祖太公的誓言,坏了桓公的霸业和名声,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那一定不是君侯 的本意,您也不可能那么做。所以鲁国的君子对您带兵前来用不着害怕。> >   一番话说得齐孝公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想了好一会才说:你回去告诉你们鲁侯,我愿意睦邻友好,今后不再刀兵相见。说完传令退兵。其实齐孝公这次所谓的伐鲁只是为了找回面子来的,撤又是怕战败了丢面子而走的。属于干打雷不下雨,只是要个面子而已。> >   这就是柳下惠以大智慧点拨弟弟展喜单车退齐师的故事。> >   公元前627年,鲁僖公去世,世子姬兴继位,是为文公。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1节 坚忍宽释

  在几年的时间里,秦穆公君臣一心,先灭了江国,又灭了六国,再灭了蓼(liǎo)国,继而兵伐陈国、郑国,争霸的触角开始向中原延伸,“先西后东”,完全是百里奚帮助秦穆公谋划的外拓战略。>>  向中原伸手

春秋战国 第11节 君相策问

  管仲在桓公的带领下,入了朝堂。在殿堂上管仲先向桓公请罪,请求赦免箭射带钩之罪。桓公先赦管仲无罪,又赐了坐,桓公问道:齐国是千乘之国,先君威震诸侯,号为小霸。但自襄公以来政令无常,终致大的变乱发生。

春秋战国 第11节 志孝以道

  老子自从做了国家图书馆长,多次回家探望母亲,每次都想把老母亲接到周都奉养在身边。可是母亲在相邑住习惯了,人也熟了,就不愿走了。就这么过了三十年。有一天有人来送信告诉老子,母亲病了。老子向周天子告假

春秋战国 第11节 临终之忧

  郑庄公胜了王师,特别嘉许姬元的功劳和才能,就把郑的大城邑栎邑(郑国的别都,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交他居守,待遇类比当时的附庸。对各位大夫也都有封赏,惟有祝聘没受奖赏。祝聘心里不舒服,就私下向庄公叫屈。

春秋战国 第11节 完璧归赵

  蔺相如的名气大的不得了,那是以后的事,在当时他还是个无名之辈。他是赵国人,这个时候是缪贤的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或左右亲近之人都可称为舍人)。缪贤吓的要跑,蔺相如扯住他的衣服问他:主人你想怎么个

春秋战国 第11节 嫉妒心做祟

  孙膑到了魏国,自然是先投老同学,就住在了庞涓的元帅府中。孙膑感谢庞涓的举荐之恩,庞涓很得意。孙膑又说了老师把自己名字由“宾”改“膑”的事,庞涓有点吃惊地说:膑字不祥,怎么可以改这么个字。孙膑说:老

春秋战国 第11节 沉舟侧畔千帆过

  卫襄公在位时,政治上主要还是依附晋国。楚灵王会盟各国诸侯,他怕得罪了晋国,只好谎称有病不敢去参加。>>  襄公有个妾出身卑贱,但襄公很喜欢她。她怀了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你怀的是个儿子,生

春秋战国 报知遇恩破强齐兵,报知遇恩破强齐兵

>  乐毅(生卒不详),战国后期燕国名将,军事家。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一、报知遇恩破强齐兵>>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

第11节 武帝罪己,死后方知万事空

  汉武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世人往往知道汉武盛世,但是武帝晚年时天下也曾经大乱一时这件事却很少为人所知。>  创下丰功伟绩后的汉武帝,也跟秦始皇一样犯了自高自大的毛病。>>  他虽然政绩突出,但他也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