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
Posted 史
篇首语: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
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
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后,联共(布)中央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特设委员会,组织编写《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教程》出版,并被列为正式党史课本。该书总结了联共(布)在建党、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经验。但书中夸大党的个别领导人的作用,宣扬个人迷信;对某些历史事实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把苏联一国的经验概括为普遍的真理;有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
相关参考
苏联·联共(布)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20年代中期在联共(布)内部发生的一场争论。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即将结束,苏联的国际地位也有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转入低
1929年4月联共(布)党内的反右倾斗争在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问题上,布哈林提出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即: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强调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按比例协调发展,反对牺牲农业
苏联·联共(布)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20年代中期联共(布)内部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发生的一场争论。1925年底,联共(布)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确定,动员全党为把苏联从农业国家变
苏联·联共(布)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争论20年代后期联共(布)内部以斯大林为代表的中央多数和以布哈林等为代表的少数人就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所发生的一场争论。2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的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
苏联·苏联肃反运动30年代在苏联发生的一场涉及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清洗运动。起因于基洛夫遇刺事件。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的走廊
1927年12月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927年底,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29年6月,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有100万户,此外尚有1
苏联·一国建成论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参见“联共(布)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1949年2月列宁格勒案件1949年2月15日联共(布)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宣布撤销库兹涅佐夫(原列宁格勒州委和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的中央书记职务,波普科夫的列宁格勒州委和列宁格勒市第一书记的职务。
苏联·斯大林时期苏联领导制度的演变斯大林在理论上是主张实行集体领导的。他在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上指出:“集体工作,集体领导,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条件下保持党的统一,保持中央各机关的统一,——这
1928年7月斯大林的“贡赋论”问世为了提高工业化的速度,解决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1928年7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提出他的“贡赋论”。他认为,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也不允许像帝国主义那样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