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任贤用才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任贤用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任贤用才
任贤用才
元昊为了建立强大的王国,广泛招揽人才,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官职上,不分蕃、汉,不考虑民族成分。正因为如此,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替他出谋划策。
这一年,宋朝华州(今陕西华县)两名书生张元、吴昊,前来投奔西夏。其实,这两人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他们的真名已无从可考。两人自称“侠士”,都是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有识之士。当时宋朝正是文官当政、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做官得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资格。张元、吴昊“累举不第”,科场上一次次碰壁。两人深感怀才不遇,无处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于是决定去投军,希望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两人来到西北边境,拜见宋朝守边将帅。可是,将帅们犹豫而不能决定收留和任用他们。一气之下,二人不辞而别,“径走西夏”,投奔元昊而去。
夜间行路时,张元常常吹着铁笛行走,笛声远扬,群盗闻声而躲避。两人晓行夜宿,历尽辛苦,终于来到兴庆府。为了见到元昊,两人想了一个奇特的方法来吸引元昊。他们把“元昊”两个字拆开,分别作为两人的名字,然后来到皇宫门前一个酒家。两人整整喝了一天酒,然后拿来笔墨在墙壁上写道:“张元、吴昊,来此饮酒。”巡逻的士兵看他们的装束不像夏国人,便将他们拘捕起来,并报告了元昊。元昊亲自召见了二人,问他们为何到夏国来。并且质问他们,为什么不在入国前问一下名讳,难道不怕问罪?张元、吴昊理直气壮地大声说道:“姓尚不理会,还理会名作什么?”闻听此言,元昊大吃一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因为此时的元昊尚未改名,仍然使用宋朝所赐的赵姓。他觉得这二人语出不凡,“悚然异而释之”,立即以礼相待,“尊宠用事”,授以官职。元昊重用张元、吴昊为谋士,让他们参与国家政事,凡是立国的规模、攻打宋朝的方略,大多由他们所策划。元昊十分崇信他们。后来张元还做了西夏的太师、尚书令、国相,元昊对他“倚畀尤重”。
张元、吴昊投身西夏受到重用的事被宋朝知道后,边境将领十分后悔。宋朝想再召谕二人归来,便对他们的家属实行了“怀柔”政策,赐给米、钱,封官职给他们的侄儿。后来看“怀柔”政策对二人不起作用,便将他们的家属抓了起来,关押在随州。张元、吴昊打听到确切的消息后,派奸细混入随州,假传宋朝诏书放出了他们的家属。随州官吏百姓都被瞒过了,没有人觉察。张元、吴昊两家亲属乘坐马车驶向西夏。快到西夏边境时,元昊又派骏马轻车和乐队来迎接他们。西夏人奏着鼓乐迎走了两家人,宋朝边将方才明白。然而,此时明白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地瞧着他们渐渐远去。
这以后,时常有一些宋朝的失意文人,由于“举子不第,往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谋主”。
相关参考
谁的用才境界更高一筹领导与人才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上下级关系,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圣帝视才为师。古代的圣君把人才看做自己的老师。周公虽是相不是皇帝,但他被誉为仁义的化身,辅政的才能
齐桓公善于排除用才阻碍齐桓公曾问宁戚:“管仲年纪老了,将要离我而去,我担心国家的法令得不到推行,官吏不能尽忠职守,人民怨声载道,国家盗贼四起,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坏人减少,人民丰衣足食呢?”宁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杰出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封建时代的“盛世明君”。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对于君、国、民三者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能够虚心“纳谏”,注重“用才”,着力推行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朝政府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督办台湾防务。台湾事件以后,总理衙门奏请筹办海防,奕訢提出了练兵、简器、设厂、筹饷、用才、持久等6项对策。清政府谕令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
岗位用才如选马配鞍骨干,要忠诚骨干是在一线岗位执行任务的关键人物,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是团队主管的后备人才和培养对象。选用骨干不但要考虑其业务素质,要有一定的复合型潜质,最重要是要重点考查“忠诚度”
人才学初探(倪平著)★领导者须胸怀宽阔,善于用人。(人才荟萃,江百川成海)。★爱才,识才,善于用才。★“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才能,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不是靠捧场捧出来的。由实践而显现,由实践
1.陕北人的历史名人黄帝(西元前27世纪~西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约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宽厚仁慈,任贤用
楚惠王以后的几位继承人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秦国日益走向强大的时候,他们一直处在安逸之中坐失了良机,一个本来可以勃发雄起的强国,因为君弱而无能识才用才,把机会拱手让给了敌手。>> 楚简王熊中以世
政治手腕 1403年,44岁的中年男人朱棣成了明帝国的领导人。正月初二,他发表新年贺辞,说:“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得人才者中兴,失人才者衰亡,其教训已屡见不鲜矣!人才是什么?人才是一群具有鲜明特性、特殊的人。既然是特殊的人,你就要利用好他们。这就需要你遵循一定的用才规矩,如果违反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