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人物 人才学初探
Posted 人才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谋略人物 人才学初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谋略人物 人才学初探
人才学初探
(倪平著)
★领导者须胸怀宽阔,善于用人。(人才荟萃,江百川成海)。
★爱才,识才,善于用才。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才能,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不是靠捧场捧出来的。由实践而显现,由实践而提高。
古人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器必试而否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是主张实践中考察人才,并须有一段历史过程。诸葛亮选拔人才,注重考核:“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有人作过统计:“在中外六百多名作家中没有上过文科大学的外国人占百分之九十二,中国人占百分之九十八”。
★自学中的“要领”:(1)要志趣高尚,莫玩物丧志;(2)要奋发自强,莫自惭形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3)要持之以恒,莫一曝十寒;(4)要曲径通幽,莫浅尝辄止。(5)要注重专攻,莫见异思迁;(6)要博览广闻,莫孤陋寡闻;(7)要善于思索,莫囫囵吞枣;(8)要继往开来,莫陈陈相因;(9)要寻师访友,莫独来独往。
★科学上革命性的新思想、新理论,大多出自无所畏惧的青年。思想敏锐想象力丰富的青年人,敢于突破旧有的规范。牛顿23岁创立微积分,伽罗华17岁提出群论,爱因斯坦26岁建立狭义相对论,海森堡24岁建立量子力学,杨政宁31岁、李政道29岁时发现宇宙不守恒。
★文学人才几个特征:(1)作家、诗人、作曲家,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对反动、没落、腐朽、丑恶的事物怒不可遏,作辛辣的鞭挞,对进步的光明的事物热情讴歌;(2)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文学家成功的前提;(3)文学艺术需要创新;(4)优美的文笔是文学家的基本功,娴熟的艺术技巧是艺术家的基本功。
★人的创造才能有个从蕴藏到激发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美国心理学家瓦拉斯语)
★科学史上,牛顿的老师巴罗发现26岁的牛顿才能超过自己,主动让贤。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瑞利推荐27岁的汤姆逊任教授主持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当时好些人震惊,然而汤姆逊果然不负所望,他不仅是电子的发现者,得诺贝尔奖金,而且还发现和致力培养了卢瑟福。卢瑟福在物理学、化学上卓有贡献,尤其是放射性理论方面大显才华,这使他获1908年诺贝尔奖金。卡文迪许的经验是:以老带新,鼓励创造性,不压抑有创见的人才。我们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卡文迪许”式的人才摇篮!
(1994年9月20日阅毕)
补记:
重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韩愈语)
王国维是为一种文化灭亡而死。
相关参考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说“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在《礼书》中又称“孝文好道家之学”。显而言之,司马迁认为道家
开展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从活动过程中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知识到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从活动中摸索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要
摘要:高步瀛是民國時期著名古文箋注家、「文選學」家等,被稱為「河北真儒」。高步瀛參加多個文化社團,如詩鐘、謎社、國文學社等,這些社團主要由社會文化名流、教育界人士與著名文獻學家組成。高步瀛與社團成員一
人才是可以认识的要弄懂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人才的特征和规律。人才的概念很难解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概念来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的内涵不断被赋予
摘要:高步瀛是民國時期著名古文箋注家、「文選學」家等,被稱為「河北真儒」。高步瀛參加多個文化社團,如詩鐘、謎社、國文學社等,這些社團主要由社會文化名流、教育界人士與著名文獻學家組成。高步瀛與社團成員一
识别人才好似挖掘金矿“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识之难!”——(南朝·宋)裴松之人与人是不同的,德有高下,性有贤愚。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识人才用人才堪称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
没有绝对的全才,只有相对的人才有的领导把人才看成是无所不能的智多星,认为他无所不精,无所不能,但事实上人才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也会扒拉自己的如意小算盘。我们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不能求全责备,只要人才具
用“八看”法考察人才相对比较全面“八看”法,是从八个不同的经纬度来评价和考察人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其“德”、“能”、“勤”、“绩”等情况。远看潜力。潜才一般能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所谓小荷才
魏文侯礼遇人才——礼贤下士,屈己待人春秋末期,魏国国土范围很小,国民也少得可怜。然而,魏文侯知道国家强大的关键是人才。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世人都说他是个人才。为了能够经常学习治国之道,魏文侯亲自前去拜他
解读新东方的人才“高消费”要企业高速发展,就要使用能人。而使用能人就要承担必要的人才消费风险,能力越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最终有可能以付出高昂的损失为代价,也必须要去做。俞敏洪个人最大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