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李鸿章初见慈禧的印象
Posted 慈禧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李鸿章初见慈禧的印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李鸿章初见慈禧的印象
说到清末知名人物就不能不提到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两人了。事实上,李鸿章第一次见到这个权倾朝野女人就很有感触,甚至回到家还和儿子说了8个字,叙说了自己对慈禧太后的印象。
1864年,李鸿章进京,顺利见到了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以及当时年纪还很小的同治皇帝。在汇报完其他事情后,李鸿章看了一眼面前这三个大清权力巅峰的人,说出了自己的关于如何办洋务,和如何让国家自强不受外辱的主张,然而这些话对这三个人来说都太深奥了。
两位尊贵的皇太后就像两个寻常的北方老太太,和李鸿章显然没什么兴趣,仅问李鸿章父母亲人,家人几人、儿女如何、这一路进京可见到有趣的事情等事。
李鸿章虽耐心听完,仔细奏对,最后还不甘心的再次说到办洋务的好处,但得到的答覆却是,「退下吧,赏一桌饭菜,回家去吧」。让李鸿章只能郁郁的走出皇宫。
当晚李鸿章回到家,9岁的儿子就对他今天见驾的经历特别好奇,询问慈禧是什么样的人。而李鸿章只是稍作叹息,并说出了八个字:「似有韬略,或无大才。」意思就是在他看来,这位执掌清朝最大权力的慈禧太后看起来很了不起,其实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样。
相关参考
作者:夏辰直隶总督曾国藩和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平生第一见,是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这一年,曾国藩57岁,慈禧33岁,俩人都属羊。十七年前,咸丰二年,曾国藩与慈禧擦肩而过。17岁的慈禧入宫,曾国藩离京南下
历史人物 历史上李鸿章是怎么评价慈禧太后的?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什么评价?
晚清时期的名臣李鸿章,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迹,他也是近现代史上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人物。同样被讨论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曾经见到过慈禧太后,对于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李鸿章仅仅是第
历史人物 慈禧一番话为什么李鸿章就知道大清要亡呢 慈禧到底说了什么
还不知道:慈禧一番话为什么李鸿章知道大清要亡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李鸿章于1895年三月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大清全权代表乘船前往日本马关,就双方停
慈禧生日时,李鸿章送了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建成后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与庆亲王跟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慈禧终于能带着光绪皇帝离开窝了一年半的西安,前往北京。慈禧太后心情大好,跟这个搭搭话,跟那个聊聊天,还很好奇地观察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与庆亲王跟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慈禧终于能带着光绪皇帝离开窝了一年半的西安,前往北京。慈禧太后心情大好,跟这个搭搭话,跟那个聊聊天,还很好奇地观察
1898年10月20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一篇报道,标题是《李鸿章结婚了吗?》报道说来自香港横滨的日本皇后号油轮,带回了一批东方的报纸说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已经秘密结婚。虽然第二天《纽约时报》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第一人,为垂暮之年的大清外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因为不研究西方的社会制度,不研究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不懂西方的社交礼仪,因此在外交上闹出了不少笑话,甚至还闹出了与慈禧太后结婚的绯闻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第一人,为垂暮之年的大清外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因为不研究西方的社会制度,不研究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不懂西方的社交礼仪,因此在外交上闹出了不少笑话,甚至还闹出了与慈禧太后结婚的绯闻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8年)的10月20日,美国最为著名的《纽约时报》所刊登的一则八卦新闻,差点把光绪清政府最高领导人气到了吐血,因为纽约时报竟然以一则标题为《HasLiHungChangMarrie